第21章:人曾是僧女卑为婢,拆字中的佛法人生(1 / 2)

副标题:苏小妹与佛印,才子佳人的对联交锋

开篇词:

碧纱帐里戏佳人,佛法人生妙语真。拆字对联藏寓意,葫芦芍药笑纷纭。曾为僧侣何妨道,现是奴婢也自尊。佛法精深难悟透,人生百态总相循。

【名联轶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苏东坡与挚友佛印静坐在禅房内,共同探寻佛法的深奥。禅室中,香烟如梦似幻地升腾,木鱼的敲击声宛如天籁,两人一边品味着香茗,一边畅谈,言语间闪烁着智慧与机敏的火花。

恰逢此刻,苏小妹轻盈地路过禅房。好奇心驱使着她,于是她蹑手蹑脚地靠近窗边,偷偷向内张望。见到兄长与佛印和尚交谈正酣,她心中涌起一股调皮的劲头,决定捉弄一下这位平日里自诩佛法高深的佛印大师。

苏小妹回到书房,略加思索,便挥毫泼墨,写下了一句别出心裁的拆字联: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她嘴角微扬,召来使女,将纸条递给她,低声吩咐道:“你将这副对联拿去给哥哥,就说是我想出来的,看他能否对出下联。”

使女领命而去,很快便将纸条交到了苏东坡的手中。苏东坡缓缓展开纸条,顿时会心一笑,连声称赞道:“好联!真是好联!”他随即将对联念给佛印听。佛印听后微微皱眉,感受到了其中的挑衅之意。这联语的精妙之处在于拆字、谐音与寓意的完美结合,暗指佛印虽曾为僧,却未必能修成正果。

然而,佛印毕竟是位高僧,又怎会轻易被人难倒。他沉思片刻,便挥笔写下了下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他将下联交给苏东坡,东坡看后微微一笑,转手又递给了帘后的苏小妹。苏小妹展开一看,不禁露出了抿嘴的微笑。这回应同样巧妙绝伦,暗指女性地位卑下可能成为奴婢,反讽了苏小妹的调皮与傲气。

这一幕被旁边的联痴诗翁尽收眼底。他虽对其中奥妙似懂非懂,但见东坡与小妹笑得如此开心,便忍不住上前请教。苏东坡耐心地为他赏析这两副对联的拆字技巧与深刻寓意。诗翁听完赏析后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般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连声道:“领教了!领教了!”

又一日,苏东坡与苏小妹正在屋内亲密地吟诗作对、欢声笑语不断时,忽然传来了脚步声。佛印大师出乎意料地走了进来,打破了这温馨的氛围。苏小妹反应迅速,轻盈地转身躲入了碧纱帐中,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佛印见状顿时兴致大发,随口吟出一联:

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在帐中听闻此联,心中暗想:这和尚倒是风趣得很,兄妹间正情意绵绵他却来搅局还出言戏谑。于是她清脆的声音便从帐外透了出来,婉转地念道: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苏东坡听后忍不住拍手大笑,连声称妙。而佛印则无奈地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头,露出了几分苦笑。

一直在旁边观战的联痴诗翁目睹了这一幕,他被三人间的幽默与才情所感染,也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苏小妹比作芍药当真是貌美如花;而佛印和尚比作葫芦又恰如其分!真是妙极了!妙极了!”

【名联赏析】

其一

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