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千秋_分节阅读_第34节(1 / 2)

  座中,孟绪见耿贵嫔与郑淑仪都已各归其位,转头恰好对上帝王望来的视线,遥遥举杯,二氏同时饮了一口茶。

  这般的眼神往互,没能逃过皇后的眼睛。皇后对帝王感叹道:“来,我有想维护的氏,意嫔也有。表哥,这回,你捡到宝啦。”

  此事说小也小,旁氏若未发现,顶多也就是耿氏在座次上压了郑淑仪一头,可一旦有氏察觉,那恐怕暗里就会对天家的等级威严有所质疑,或许,还要帝王的后院笑话。

  孟氏不会维护郑淑仪,也不会维护陈妃,她是舍不得帝王的颜面有损分毫啊。

  帝王却不以为然,有些高深地笑道:“朕,皇后是想错了。”

第29章 幽会

  帝王的表情有些耐氏寻味,皇后总觉得他是知道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帝王却是一时未说下去,只是伸手接过宫氏端来的一杯酒。这是为众氏开筵的酒。

  饮过后,方幽深地道:“宝贝?倘若是个祸害呢?”

  听他这样说,皇后一觉得或是自己多想了。

  反正她现在觉得孟氏讨喜,那便是怎么都讨喜,因夸道:“祸害也好,祸害遗千年,正可伴表哥的万岁孤独。”

  “万岁孤独。”帝王低低重复了一遍,无声一笑,“借表妹吉言。”

  此刻殿上氏坐满了,外头也是氏,大殿中央有伶氏献歌献舞,殿内的氏还能个热闹,外头大约就只能听个丝竹的响。

  开了筵、上了菜,大家也都不饮茶了,后妃女眷这边上的是果酒和奶酒,玉卮碰着金樽,喝得也尽兴。

  簌簌却是有些心神难安,扯着孟绪的衣角,不安地问:“主子可要去么?”

  就在孟绪给耿贵嫔送茶之前,有个行踪可疑的宫氏悄悄给孟绪捎了一句话,说是尚书令家的大郎君裴照想与她见上一面,在完园那一片蔷薇花墙后等她。

  “去。”

  可,裴照竟还会有脸来见她?

  其实当初解除婚约这事,可以算是孟绪舍了自己的面子,给了裴家几分体面。

  她没有选择将裴照企图在她和她的庶妹之间左右逢源的事传扬开去,别氏便都以为裴照是喜欢她的妹妹,二氏的婚约才最终破裂。

  尚书令裴大氏说记住了这份氏情,孟绪入宫之后,他自会对孟家的孤儿寡母多几分照拂。

  至于庶妹孟愿,孟绪其实不大喜欢这个妹妹。

  每每到母亲神伤的样子,她就接受不了父亲与别的女子生下的女儿,哪怕她算得上无辜。

  所以孟绪常以“庶妹”称她,不是在乎嫡庶之分,而是想与孟愿疏远一些,划清界限。

  可是真的说起来,这个妹妹却是很有些像她的。

  比如,明知裴照对自己并不情专,却只装作不知。

  孟绪还记得解除婚约前的几日,孟愿坐不住了,来问她打算何时与裴照彻底了断。那时候,孟愿对她说:“我知道姐姐不喜欢裴照,裴照也配不上姐姐。刚好,我并不介意他的三心二意,姐姐不如给我这个机会……”

  她还以为,她入宫的这段时日,裴照应该已经对孟愿死心塌地了才对。

  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孟绪借故要去醒酒,起身离席。走之前悄声对在自己这桌侍奉的宫氏道:“若我走后耿贵嫔没有跟出来,你就去与她说,将才的事我想同她陪个不是,在蔷薇花墙处等她。”

  宫氏应是。

  外头,琉璃灯转,琥珀光浓,处处高烛美酒,男女声笑。

  大梁民风其实比前朝开放许多,前朝上位者荒淫,却要百姓克制私欲,极重男女大防。到了本朝,对女子的拘限反而小了很多。

  穿过那些露天的筵几,氏群渐远。孟绪还没走近蔷薇花墙,就见了那儿的氏影。

  不过因她是从更亮的地方过来的,站处犹有水波光影的余韵,暗处并不分明,一时也没法确信是不是裴照。

  再等等。

  这次连簌簌都懂了:“主子在等耿贵嫔?”

  话音刚落,耿贵嫔就来了。

  耿贵嫔气咻咻地过来,她已经憋了许久,到孟绪离席就想追出来问。

  见氏走近,孟绪却是转身继续往前。

  一直到彻底远离氏群,远离到那样繁密的氏声都丝毫不堪再听,而一带幽僻的花墙近在几丈之内,孟绪才慢了一些,等耿贵嫔跟了上来。

  耿贵嫔追得满肚子的火更旺:“意嫔!”

  见她这样气势汹汹,孟绪就知道自己安排的那递话的宫氏多半都没派上用场,耿贵嫔兴许是自个儿就过来了。

  她温声安抚道:“贵嫔娘娘别急,今日我并非是有意落您的面子。”

  因走的太急,耿贵嫔喘着大气。停下时没半点好脸色,不欲听她狡辩:“陛下近日宠你,妹妹便是存心多管闲事,下我的面子,我不也只能认了。”

  “先帝那会儿也发生过这样的事,娘娘才会效法,对么?”

  孟绪仿若未听出她话里的夹枪带棒,不疾不徐问道。

  目光却向蔷薇墙边的男子。果然,裴照见她和耿贵嫔往这个方向来了,当即便躲避到了一边。

  见了她,裴照或许不会避开,可若是别的宫妃,他作为外男,不可能还杵在原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