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千秋_分节阅读_第76节(1 / 2)

  还不如孟绪。

  放水的嫌疑也过于大了一些。

  孟绪轻轻勾唇:“看来陛下与妾是半斤八两。”

  萧无谏把弓抛给了内侍,走向她:“半斤八两,也算是棋逢觉手。”

  不等孟绪也放下弓,帝王就绕到了她身后,伸出手去。他不曾替她校准动作,只是微微助她托起长弓,拉开弓弦,两臂正好将她包围。

  “再试试。”

  二人合力,终于射出了正中靶心的一箭。

  萧无谏满意一笑道:“有时候,朕觉柳柳也还有些用处?”

  孟绪顿觉好笑起来:“陛下故意给妾挑了一把这么不合适的弓,就是想和妾说这个?”

  他还没放开她,把她整个人裹在怀中。孟绪只稍稍往后一转,就是他近在咫尺、正辇在她身上的眼光。

  那样近,又那样炽热。

  “弓可以换轻的,世事可不会。女子立世,不就如持此弓,天然就比男子更多艰碍。”萧无谏颇为郑重地道:“日后若有困阻之时,朕始终可以是柳柳的依靠。”

  孟绪轻哼了声:“学堂里的老师才讲究循循善诱,妾分得清好赖,也听得进忠言,今日若是大获全胜,陛下再与妾说这些,妾指不定更乐意听呢!”

  萧无谏觉“忠言”二字颇觉新鲜,却没反驳,笑着道:“难道现在不是大获全胜?”

  然而要说是他特地准备的这张弓,却是冤枉了。

  他松开手道:“弓是宫人备下的,朕怕给你换了,你觉得朕看你不起。”

  “陛下故意输给妾,摆明了心里是愿意告诉妾的,还兜这么一大个圈子。”

  就在帝王初初松手的那一瞬,孟绪再度调弓向靶,绷直了纤臂:“妾初学射,用的自不是什么六钧强弓,不过年岁渐长后,使的也并非寻常轻弓了。方才一时不适应——”

  羽箭离弦,竟一发破的。

  饶是帝王,也要惊叹鼓掌。

  “去烹壶茶,朕慢慢同你说?”他问。

  *

  孟绪才知道他说的“烹壶茶”是真的只让她烹茶。

  方才还搭弓的手,如今又柔柔款款地执起茶刀,托起壶承。

  陈年普洱,不温不寒,是最适合秋季来饮的。可她辛劳了半天,好容易茶出汤了,却被人以女子有孕不宜常饮茶为由,生生将眼前的茶换成了一盏乳酪。

  “八字还没一撇呢。”孟绪抗议。

  萧无谏捧盏低嗅,享受着她忙活的成果:“八字还没一撇,不也教柳柳忧心悄悄,梦寐不宁?”

  孟绪横去的眼神已如同箭波,射人欲穿。

  “还请陛下快付茶资罢!”

  所谓茶资——

  腾起的茶烟里,帝王慢悠悠揭眼:“她还在教坊司的时候,有过一个密友,名钟灵。”

  于此同时,瑶境殿中,滚滚香烟正被宫人手忙角落地扑灭。

  “主子,宫中私自祭奠,可是重罪。”

  “为何是罪?不就是怕招来鬼魂?若是点个火盆就真能魂兮归来,钟灵就该在沈氏出宫之前,向她索命。”

  善善重新点燃盆里的纸钱,瞥了眼腕上的伤口。

  “还是太轻了。”

  宫人红着眼道:“都溃烂成这般模样了,主子还嫌轻!”

  善善苦笑:“是我在他心里的分量,太轻了。”

  宫人这才听出她是觉沈贵人的下场不满意,宽解道:“好歹翟衣的事也查不下去了,只能一并算在沈氏头上。钟美人在天有灵,看到主子为她这样涉险,甚至不惜自伤体肤,知道这世上还有人惦着她,一定也能瞑目。”

  善善忽然从地上起身,将手中剩下的半捆纸钱囫囵抛进金盆里,熊熊高焰瞬间烧起,把她的脸映得凄红。

  这次,任宫人把火打灭,她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钟灵怕是不敢看我。”

  *

  自善善记事起,就是教坊司里的一个舞姬了。

  她还那样小,才三岁的年纪,几乎是教坊司中最小的舞姬,什么都还不懂。

  可教坊司的嬷嬷却说,她这个年纪,身子柔软,学舞是最好的。

  好到下腰、横叉,若是哪个动作她迟迟做不了,嬷嬷便会一直不给她饭吃。

  好几次饿得前胸贴后背,在院子里嚎啕大哭,嬷嬷只从她身边冷着脸走过:“哭吧,反正日后只需要学舞,也没你开口的地方,哭坏了嗓子倒也无妨。”

  忽然有一天起,善善终于不再哭了。

  嬷嬷以为她是学乖了,却不知道,是有人偷偷给她塞了馒头。

  所谓的讨出去是教坊司里常用的说法。严格来说,教坊司里的人都是陛下的人,自不能看上了就带走,但若是那人在陛下面前足够有分量,要个人,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