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 2)

  去网上搜了下,便看到新闻,虽然已经被处理过,但还是能看出来记者拍的视频里的女人是唐若龄,旁边跟着“小三”之类的字眼,她甚至找到些八卦贴对唐若龄进行起底,最后扒到唐峻和俞欣眉头上,话说得很难听,讲什么“女儿肖母”、“一家小三命”,有人在边角料中科普当年唐峻、俞欣眉和杨锳的事,形容是一出“狗血白月光大戏”,其中杨锳被冠上“恋爱脑”之称。

  唐若龄在沙发上哭,西澄就坐在另一边看那帖子。

  想起之前在三里屯那边碰上,她见过唐若龄身边的那个男人。

  还为此收过封口费。

  没想到这么快事发,也不知道要不要把封口费还回去。

  晚饭吃完,西澄不再关注这件事,也没有多留。

  回去的路上,收到邹嘉的消息,喊她明天晚上出来玩,毕竟打工人的春节假期就快结束了,再不约她就要上班了。

  “我多带个人,介意吗。”邹嘉提前问她,“我弟,过来玩的,人挺灿烂,不算讨厌。”

  西澄表示不介意。

  于是第二天傍晚,应约等她来接。

  车子开过来时,驾驶座上却不是邹嘉,是那个“挺灿烂”的弟弟,长得和邹嘉有点儿像,不到二十的样子,卷卷毛,一笑确实算得上灿烂。

  “嗨。”他朝西澄打招呼,“我是邹宇,是我姐邹嘉的弟弟,如果你不想我搅和你跟我姐的约会,我把你们送到就撤。”

  是能感染人的那种阳光。

  西澄笑了,比划了一下,邹嘉代为翻译:“行了,西西说带上你了。”

  路上聊天,西澄才得知邹宇刚读大一,也在北京,不过在昌平区,离海淀挺远。

  三个人先去看了场电影。

  贺岁片只图个轻松,剧情没什么值得多讨论的,结束后转场去酒吧。这还是邹宇第一次去酒吧,他脸上的兴奋显而易见。

  西澄也不意外,她当年第一次去酒吧也是邹嘉带的。

  用邹嘉的话说,是个“放松解压的好地方”。

  他们去的是以前去过的那家清吧,复兴路上,最开始没那么大名气,现在已经是网红店,尤其是这种春节期间,人真不少,他们去二楼,很不容易才找到位置。

  西澄爱吃他们家小食,邹嘉每次为她点双份。她们照常喝招牌酒,只有邹宇十分新鲜地要看酒单挑那种复杂的名字。

  酒喝到微醺。

  邹宇说想要上三楼看看,邹嘉懒得动,便让西澄带他去。

  西澄排到位置,上去之后她就靠在吧台,邹宇逛了一圈坐回来。

  平常还算安静一点的三楼今天人也不少。邹宇在嘈杂中跟西澄讲他更喜欢这个风格,他多点了一杯酒,被西澄从手里抢过酒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