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向寺(2 / 2)

“当然能做,只淡真师伯那里,我还要去问问,烦施主稍等片刻。”

李盈道:“我与你同去。”

清行僧忙道:“适才淡真师伯有客来访,我也是要先去清点法器,等客走了再去师伯处,李施主没必要跟我去后院枯等,在禅室休息更好。”

说罢唤来小和尚给李盈上了茶,又摘了盘果子,然后自去了后院。

淡真和尚并没有客人,清行僧不让李盈跟着的原因只有一个,气运珠的买卖以前没做过,要做法事,得先把流程敲定。

去多少人,做多久,念什么经,有哪些步骤……

为了彰显专业,决不能让客户看到拼凑法事的流程。

清行僧想了很多,从李盈的话中,他听出这是京城才兴起的玩法,是风口行业,若能抢先一步准备,将大大有利于明向寺的发展。

要好好做,做成样板项目。

不过涉及到淡真和尚……

清行僧犹豫良久,终究还是没去淡真和尚的小院。

“明天就能来?虽然这事越快越好,可您这太快了,准备得及吗?”

一个时辰后,清行僧回到接客禅室,向李盈转述了淡真大师的话,李盈有些愣,现在已过午后,半日时间,法事就能准备齐了?

“淡真师伯佛法精通,时刻准备着。”

“不愧是大师。”

“阿弥陀佛。”

次日一早,清行僧陪着一位老和尚到了鲈庄。

李盈认为,和尚分为两种。

一种是职业僧侣,这类和尚钻研佛道,精修佛法,发扬佛家文化,为有道高僧;一种是打工和尚,这类和尚能说会道,擅用各种方式搞诈骗,只为挣点香火,能活下去,为江湖混子。

毫无疑问,明向寺是后者,这里的和尚句句诳语,没法事的时候要到后院种地,甚至还去山上打猎,若某天大周禁了佛,他们立刻改行做道士也不意外。

因为没有信仰,知道讨生活的辛苦,所以他们更尊重客户体验,尤其是李家这类稳定爆米的客户。

法事需二十四人,要办七天,每人每天一百二十文钱,合银0.12两,管饭,再算上明星和尚淡真以及各类法器烛纸,共计银三十五两,要现银,可用粮食抵,不要银票,不要铜钱。

其实原计划只办三天,是老夫人加到了七天,淡真大师当然没有问题,钱给到位,一年也能办。

万事俱备,淡真大师率众到了孙家,途中吸引了一些乡民,胡大郎趁机宣传:“淡真大师有道高僧,是快要飞升的神仙,什么气运珠转运珠,大师出手,小鬼恶鬼统统退散……”

乡民惊喜不已,奔走相告,很快,大半个庄的人聚在了孙家门口。

时间虽然仓促,淡真大师扔挤出时间用梵文写了一篇祭文,要烧在孙家屋里。

孙家当然不愿意,烧纸都在坟头烧,在我家烧岂不是等于说我家死绝了。

这个时候可由不得他们,在庄上长辈的好言劝说下,孙家表示可以接受。

烧完了纸,一众小僧分批分位置坐定,手持法器吟诵佛经,《心经》、《金刚经》都有,会什么念什么,佛音不断,淡真大师则卡着时辰念《楞严经》。

总之,明向寺众僧施展毕生所学,真真将这法事办得庄严肃穆,像模像样。

李盈此前从未见过这类活动,本来兴致勃勃,可看了一会,越看越不对,和尚烧祭文也就罢了,捏着鼻子勉强能认,可烧纸钱是什么意思?

和尚、飞升、神仙、小鬼、烧纸……

要素齐全,想来乡人也分不清什么,法事也都是经过本土化改良的,更适合大周人民体质。

乡下百姓真信这个,法事一开始,就有人来到李家表示感谢,甚至在商议后表示斋饭的粮食都不用李家出。

这可是粳粮,乡人自己都不舍得吃的东西,此刻毫无保留,统统献上,只为净化灾厄,保佑平安,不要坠入地狱。

“李施主。”

清行僧是销售,不在业务团队,觅机来到李盈身旁悄悄说道:“李施主若得空,淡言师叔有请。”

李盈侧头讶道:“现在?”

“两天后,两天后若不得空,七天后也可以。”

李盈想到冯紫英是前日来的,猜测道:“七天不行,下一个就是十二天吧。”

清行僧微笑点头,“不过最好不要那么久,两天后最合适。”

李盈寻思片刻,没有应下:“今天祖母遣人进城,我要走亲戚,两天后若有空再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