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奥陶32(1 / 2)

宇风:“小度我们到奥陶纪了吗?这是在空中,还好我有翅膀。前面很远有陆地。”

小度:是的。

小龙女:介绍介绍。

大龙女:就你不喜欢自己看资料。

小度认真科普道:奥陶纪在地质学上,是古生代中4.85亿年~4.43亿年前这段时间,可分为三个时期——奥陶纪早期(早奥陶世,4.85亿年~4.70亿年前),奥陶纪中期(中奥陶世,4.70亿年~4.58亿年前)和奥陶纪晚期(晚奥陶世,4.58亿年~4.43亿年前)。

奥陶纪是历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世界许多地区都广泛分布有海相地层。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

重点介绍时间特征:奥陶纪每日的时间为21小时,而非24小时。

奥陶纪早、中期继承了寒武纪的气候,气候温暖、海侵广泛;奥陶纪晚期南大陆的西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大陆冰盖和冰海沉积,代表寒冷的极地气候。

奥陶纪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区(包括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较寒武纪更为繁盛。化石以三叶虫、笔石(Graptolites)、腕足类、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类(Cystoides)、软体动物中的鹦鹉螺类(Nautilites)最常见,苔藓虫、牙形石、腔肠动物中的珊瑚、棘皮动物中的海百合、节肢动物中的介形虫和苔藓动物等也很多。节肢动物中的板足鲎类(Eutypterids)和脊椎动物中的无颌类[如甲胄鱼类(Os-tracoderms)]等均已出现。低等海生植物继续发展,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纪也已经出现。

小龙女:我知道海洋最多的是三叶虫,有500种。这虽然没有寒武纪时期的种类多,但其数量仍是巨大的。这是今天三叶虫化石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

宇风向着陆地飞着道:“我也知道特色是:在奥陶纪早期,约4.8亿年前,首次出现了可靠的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无颚鱼。淡水无颚鱼是原始脊椎动物,没有上下颌骨,口不能有效地张合,只能靠吮吸。跟我们其他脊椎动物差距最大就是没有上下颌骨。”

大龙女:我知道的是:典型的无颌类在头部及身体前部覆盖有彼此相连的骨板或鳞甲,如同古代武士的铠甲一样保护着身体,因此它们也被称为“甲胄鱼类”。

甲胄鱼生活在距今4亿多年到5亿年间的古生代时期。它们中的大多数身体的前端都包着坚硬的骨质甲胄,形似鱼类,但没有成对的鳍,活动能力很差。同时也没有上下颌,限制了它的主动捕食能力,食物范围很窄,因而没有发展前途。

小度补充道:甲胄鱼是现存圆口纲动物,如七鳃鳗的祖先,它们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宇风:“跟清道夫鱼(甲鲶科下口鲇属的一种鱼类,21世纪的观赏鱼之一)也有关吧?”

小度:差距可大了,别看相像,完全结构不一样。起码别人是有上下颌的,嘴能自己上下动。

小度继续道:腕足动物在这一时期演化迅速,大部份的类群均已出现,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退,钙质壳的有铰类则盛极一时;鹦鹉螺进入繁盛时期,它们身体巨大是奥陶纪的海洋中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由于大量食肉类鹦鹉螺类的出现,为了防御,三叶虫在胸、尾长出许多针刺,以避免食肉动物的袭击或吞食。

到了,到大陆了。入眼都是坑坑洼洼的小坡盆地,断层山也不少,火山特别的多,但是很多死火山。

小龙女:“好荒凉啊,奥陶纪真的没植物吗?这一年看来要喝茶或者吃点素难了。水边石头绿绿的是植物吗?”

宇风顺着小龙女指的淡水河流旁边看去,只见河流两旁一条条绿色的带子一样平铺在两边的石头上,绿色带子旁白就是一片荒凉的地带,荒凉地带一点绿色都没。

小度:“好像一幅画啊。绿蓝色河流,大小穿流在荒漠的大地上,还有绿色藻类包边分隔开。神奇的陆地。远处有雪山也有火山,好神奇。很多地中海跟岛屿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