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奥陶32(2 / 2)

宇风:“在这一时期,虽然陆地上还没有高等植物,但已经存在着陆生藻类植物。这些陆生藻类植物的出现,为后来的陆生高等植物的演化奠定了基础。此外,有证据表明,在奥陶纪时期,陆生高等植物很可能就起源于这些陆生藻类的某些类群,而不是起源于逐渐迁往陆地的水生高等植物。”

小度:“这些发现揭示了奥陶纪时期生物多样性的复杂性,包括海洋生物和陆生生物的早期演化过程。”

大龙女:“你别看这里好像没什么生物,淡水河流下很多小生物呢,不是三叶虫也不会去吃了,海洋太危险可能才进化到淡水也能存活。”

等宇风一行来到河边才发现还是有些小型植物的,刚离得太远没发现。一看还有不少,像是丝蕨、水蕨和真蕨等小型蕨类植物生长在各个角落。

小度:看来我们是在中奥陶世,那样就早期跟末期可能都会有些动植物出现了。说不定等飞船好了我们找找有大型的植物呢。

等飞船好了,照旧收集研究的。

宇风:“都好了吧?我们现在出发找找有没大型植物,开启飞船雷达吧。小度交给你了。海洋生物那么多不急。刚来呢。”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还真发现了大型的蕨类植物。小度找了好多资料对比才说道:“可能是叫太古蛇蕨跟沙丘蕨等,它们高度可达数米。”

宇风看着飞船下的环境道:“也还好是有你们姐妹,不然就这个纪缺氧我也完蛋,看着这些缺氧海水,尤其是硫化氢和重金属富集的海水,会因此发生扩张,沿陆棚进入浅水环境时影响水体生态。这一现象和现代湖泊的“赤潮”类似,但影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更严重。”

小度接着说:“晚寒武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异常,可达现代大气水平的15-20倍,温室气候下的海洋水体循环速率缓慢,易出现海水分层化、水底缺氧现象。进入奥陶纪,这一效应虽然得到缓解,但海洋的氧化相较于大气氧化,存在较大滞后性。因此,中-晚奥陶世的海洋中,频繁出现的缺氧现象,一直在影响海洋生物群落的繁盛。当这种影响严重时,表现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大幅下降。”

小龙女:“怎么我知道的不一样?距今约4.6亿年的奥陶纪中叶,是地质历史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海洋生命的又一个“黄金繁育期”。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地球走出长达几千万年的温室气候,而氧气含量呈现阶段性增长并一度达到现代大气水平的一半,表层海水几乎彻底氧化。这样宜居的环境下,海洋生物多样性剧增,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复杂和稳定。与此同时,早期陆地植物也开启了它们的陆地开荒之旅。跟我们看到的不是很像吗?”

小度:“这就要说到对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前人曾提出多种成因假说,如伽玛射线暴、气候变冷、大气氧化、海平面上升,甚至包括地外因素如小行星分解等。然而,多样性峰值之后的转折及其环境背景机制,却一直未被深入研究。”

宇风:“我更信是伽马射线暴引发的,伽马射线暴是已知宇宙中最强的爆射现象,理论上是巨大恒星在燃料耗尽时塌缩爆炸或者两颗邻近的致密星体(黑洞或中子星)合并而产生的。伽马射线暴短至千分之一秒,长则数小时,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如果与太阳相比,它在几分钟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万亿年太阳光的总和,其发射的单个光子能量通常是典型太阳光的几十万倍。”

小龙女:“这么强烈的辐射,生物不会直接灭绝?”

大龙女:“也不一定,只要够远还有无害的伽马射线(一种带有能量的电磁波,就像可见光一样)也没事,反而可能有利呢,不全是害处的。如果太近就是绝对的灾难了,地球都会给穿透,别说生物了。”

宇风:“伽马射线,这种能量电磁波谱还有其他分类,从长波到短波分别为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再到伽马射线。

波长越短,能量越高,因此伽马射线是一种具有强大能量光子,一个伽马射线光子所含的能量,比一百万个可见光的光子总和还多。

伽马射线的穿透力极强,而伽马射线暴,则是指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伽马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

这种爆发释放能量的功率非常高,一次伽马射线暴,在几秒时间里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几百个太阳一生中,所释放出的能量总和,是人类已知的宇宙中最猛烈的爆发。

在记录有个特别的,比超新星爆发还要大几百倍,在50秒内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整个银河系,200年的总辐射量。产生的亮度,和除它之外的整个宇宙一样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