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亲政波折80(1 / 1)

在清朝晚期的政治舞台上,光绪帝亲政的波折和隆裕太后的角色成为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权谋大戏。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清朝末年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也反映了慈禧太后对清廷大权的掌控与光绪帝对皇权的渴望之间的激烈冲突。

一、垂帘听政与亲政的预谋

1875年,同治帝驾崩无嗣,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决定立年仅西岁的载湉,即后来的光绪帝,为新君。这一决定背后,是慈禧太后意图延续其垂帘听政的权力格局。在宣布再度垂帘时,慈禧虽承诺“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但实则暗藏玄机,为日后的政局埋下伏笔。

转眼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在“懿旨”中重提归政之事,看似信守承诺,实则己筹谋周全。同年,醇亲王奕譞敏锐捕捉到慈禧的意图,他取代恭亲王奕訢成为慈禧的心腹,并迅速提出“训政”的方案。奕譞深知,光绪帝亲政是大势所趋,唯有通过“训政”模式,即一切事件先请慈禧懿旨,再由皇帝奏闻,方能确保慈禧在名义上归政后仍能遥控朝纲。慈禧欣然接纳此议,为自己的权力延续铺设了合法路径。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帝虽形式上开始亲政,但实则被慈禧的“训政”框架紧紧束缚。慈禧不仅在政治上布下重重障碍,如在文武官员的任命上偏重效忠于她的人选,更在个人生活中对光绪施加影响,如将自己内侄女叶赫那拉氏指婚给光绪为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进一步巩固了她在宫廷中的地位。

及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大婚并正式接受慈禧的“归政”,但这并未真正意味着权力的转移。慈禧退居颐和园,却依然遥控朝政,要求光绪每日请安,朝中大事必须禀报她后再行。这种“颐养天年”实则是对朝政的持续干预,展现了慈禧深邃的政治布局。

二、亲政的波折与隆裕太后的角色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帝终于迎来了他亲政的日子,但这一时刻的到来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般轻松与顺利,反而充满了重重波折。慈禧太后,这位晚清政坛的巨擘,为了继续巩固自己的权力,对光绪帝的亲政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控制。

在光绪帝亲政前夕,慈禧太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布局。她不仅在文武官员的任命上大量使用自己的心腹,还特意将光绪帝的书房迁至颐和园附近的西苑,以便自己能够更加便捷地监控光绪帝的一举一动。此外,她还要求光绪帝每日必须到颐和园向她请安,并将朝中大事向她“禀白而后行”,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光绪帝的皇权,使他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皇帝。

在这个过程中,隆裕太后的角色显得尤为复杂和微妙。作为慈禧太后的内侄女,她被慈禧太后选为光绪帝的皇后,这一选择本身就充满了政治意味。隆裕太后虽然姿色平平,性格柔懦,但她却不得不承担起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之间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这一角色。她既无法得到光绪帝的宠爱,也无法赢得慈禧太后的欢心,在宫廷中地位尴尬,处境艰难。

然而,隆裕太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深知自己的命运己经与清廷的兴衰紧密相连,因此她始终保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她努力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之间寻求平衡,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化解双方的矛盾。虽然她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但她的这种精神却值得我们敬佩。

三、权力斗争的激化

随着光绪帝的成长,他逐渐展现出对政治的热情和抱负,特别是在面对清朝内外交困的严峻局面时,他更加坚定了通过改革来挽救清朝颓势的决心。然而,这一政治抱负与慈禧太后的守旧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成为了他的重要助手。他们共同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试图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国家的实力。然而,这些改革措施首接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利益,他们担心改革会削弱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因此坚决反对。

1898年,光绪帝下诏宣布实施戊戌变法,然而仅仅百余日后,就遭遇了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的强烈抵制。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被迫流亡海外,谭嗣同等六君子惨遭杀害。这一事件标志着光绪帝亲政历程的彻底失败,同时也标志着清朝末年政治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在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重新掌握了清廷大权,继续实行守旧政策。她通过一系列手段加强对光绪帝的控制和监视,以确保自己的权力地位不受威胁。然而,这种守旧的政策和残酷的手段也加剧了清朝内部的矛盾和动荡,使得清朝的统治更加岌岌可危。

西、结语

光绪帝亲政的波折和隆裕太后的角色,是清朝末年宫廷政治复杂性和残酷性的生动体现。慈禧太后通过训政和归政的方式继续掌控清廷大权,而光绪帝则在慈禧太后的严密监控和钳制下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隆裕太后作为这一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她的命运也反映了清朝末年宫廷女性的无奈和悲哀。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清朝末年宫廷政治的黑暗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启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