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朱棣:“原来海外还有如此强大的文明。”^……103(2 / 2)

  “文化!”

  如同万道惊雷齐响,炸得霍去病心头好像有股热流在燃烧,呼吸急促,胸膛起伏若波涛。

  原来,周时诸子留给后世人的学识,是这般重要的东西!

  原来文明诞生文化,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原来文化作为主心骨,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原来大一统……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是诸子百家描绘出来图纸,传承下来,华夏这座土地上才能建起一座名为“大一统”的房屋,哪怕这座房屋会因为地龙翻身而塌陷,华夏人也能根据图纸,将它重新建起。

  【除了文化,还有制度。】

  【华夏不论是以儒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不论是行王道、行霸道还是王霸夹之,都是将制度依托于文化之上。】

  【每一项制度,都能用文化来总结。每一处文化,都能总结为制度。它们层层相扣,相辅相成,制度消亡还有文化支撑,文化淡去,还有制度为其一次又一次上色。】

  【而最妙的是,华夏的文化是本土文化。学儒的士人可能会因学派之争仇视学法的士人,但在未曾学习时,底层黎庶对儒法皆是一视同仁。】

  【但外来的文化——比如披发左衽,中原人会将之视为亡国灭种。因为华夏重衣冠,是束发,是右衽。】

  【衣冠即华夏,我们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但要以华夏衣冠为基石——这个理念深深刻在每一个华夏人的骨血里,不分阶级。久到明末清初,原本百姓已经对明朝廷失望至极,对于女真人组成的清军无比欢迎。】

  【那时,清军入关,不杀无辜,不掠财物,不焚庐舍,允许文人与黎民不用剃头,明朝百姓便争先迎降,甚至以黄纸贴在门上,其上书写——大清顺民。】

  【而这一切终止在清朝廷反悔,下剃发令,要求百姓剃发梳辫上。】

  【来着意大利的传教士记录了这样几段话——】

  【鞑靼人并没有碰到抵抗就占领了这座城市,他们可以同样容易地占领浙江南部的所有城镇,但是,当他们宣布了剃发令之后,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

  【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更为英勇。】

  【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达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过江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它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在南岸设置防线同鞑靼军队对垒。】

  【鞑靼远征军就这样被阻挡了整整一年。】

  同时,天幕还放出剃发前和剃发后的对比。

  华夏人:“!!!”

  自周开始,有了华夏民族意识的士庶对此根本没办法无动于衷。

  士人:“亡国灭种!这是亡国灭种啊!”

  农人:“我们断发是为了耕地方便,不是被逼的!我们可以自己剪短头发,但绝不能被外人逼着剃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