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太平盛世危机潜372(1 / 2)

日子如常过,麦苗如常长,春天掠过,夏天如常到。所有人按部就班,该上朝的上朝,该谈情的谈情,他们都似乎忘了,大魏还有一个宿命—三年一灾。三年前是地动和洪灾,消停了两年,今年要降什么灾,无人知晓。

眼看夏天就要过去了,所有人才恍然大悟—从开春至今,整个魏国,从河北到塞北,没下一滴雨。大地一片焦黄,除了少数能浇到水的耕田,麦苗大范围枯死。剩下没有枯死的,不过是在苟延残喘,麦穗上只生了几粒干瘪麦谷。

纵观全国,超过六成的耕田绝收,其余的也大幅减产,到秋闹饥荒已不可避免。好在前两年风调雨顺,河北和塞北连续丰收两年,百姓家尚有余粮,朝廷也仓廪丰实,这个夏天暂时还能国泰民安。

为防流民再起,朝廷不时派出人马到各地考察灾情,为日后赈灾做着各种准备。论灾情,以河北诸郡最甚,南部诸郡几乎是颗粒无收,就连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

塞北各地相对好一些,收成能达到往年的七成左右。得知塞北灾情不重,拓跋珪总算松了一口气,若这几百万亩良田都能有收成,届时可调足够的粮食驰援河北,这一年便可安然度过。

秋收已过,不仅各地没有上报饥荒,朝廷的粮仓还多储了十余万斛麦谷,一场危机如此就化解了。

天文殿内,皇帝拓跋珪大喜,当众宣布荒年已过。他大赞众臣配合得力,避免了全国性饥荒,又重点表扬了一众贵族大臣,称他们为擎天柱石,有他们和塞北的垦田在,大魏将长治久安。

朝堂一片祥和安宁,而宇庶府却异常忙碌,整夜有人进出,除了身着黑衣者,便是黑衣人。

宇庶府与齐王府之间的密道,此时俨然变成了驰道,人员往来频繁,稍不注意就会撞到一起。他们为何这么忙,究竟在忙碌什么?

他们在忙着准备救灾。皇帝已宣布荒年已过,他们要救哪门子灾,莫非是要驰援他国?事实远非如皇帝所想,他得到的信息已严重失真,全国的旱灾已非常严重。为何皇帝得到的信息会失真?原因无它,用人不善。

争储路上,拓跋绍一党被打得满地找牙,败局已现。皇帝不愿看到拓跋嗣一派独大,如此会威胁到自己的皇威,便有意扶植拓跋绍东山再起。拓跋绍起势的过程中,后宫出力颇多,他的母妃没少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此次调查旱灾,拓跋珪便将重任交予二子拓跋绍。

拓跋绍行事,从来都是公务和私利两不误,派去的各路人马皆是候猬营的人,他的亲信。经清河王授意,这些人每到一地,先是敲诈各级官吏,然后根据官吏们孝敬的银两来决定调查的深度,再根据调查深度上报灾情。于是,各路人马满载而归,而各地的灾情也就不那么严重了。

此番,拓跋绍自顾敛财三十余万两,将百姓丢在水火中,将皇帝蒙蔽在太平盛世中。按常理推,拓跋绍应夸大灾情,并借朝廷赈灾的机会再捞一笔。其实,各级地方官吏也有此想法,借朝廷救灾还能发一笔小财。

若不给朝廷报灾情,他们就要自行救灾,不仅捞不到钱,还得花自己的钱,得不偿失。但拓跋绍心里很怕朝廷赈灾,自己的阵营已无能力做此事,又不甘心让齐王一党独占此功,所以他就选择了瞒报。

当然,拓跋绍还要压制地方官吏报灾的欲求,许他们以升官,当作交换条件。哪个地方灾情小,受灾也无需劳烦朝廷赈济,表明官吏的为政能力强,清河王将禀明圣上,为他们请功,助他们升迁。有如此利益诱惑,地方官吏便被清河王裹挟着,与他一道欺骗天下。

拓跋绍派出人马的同时,元同也暗中派出签典司的人马,一路尾随暗查。探马回报,河北诸郡已惨不忍睹,遍地焦黄;塞北诸地也好不到哪去,虽然天灾不那么重,但人祸却远大于天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