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 / 2)

刘大人想的是让儿媳妇早早去考,早进女部,或许一开始艰难一些,但进的早,坚持下来之后,就是开部功臣。刘大人支持儿媳妇去考,刘夫人自然也支持,她明白她夫君的用意,哪里可能阻止儿媳妇,必要的时候也得管好家里。

等贾元春去女部之后,刘夫人多管家里的一些事情就是了。至于儿子是不是要红袖添香,这还是算了吧。要是他们让贾元春去女部当官,后脚给儿子纳妾送通房丫鬟,这就等于变相打贾元春的脸。

在皇家人的眼中,他们也不是真的支持女部,而是他们不喜欢贾元春,不喜欢女部,趁此机会给儿子纳妾。让那些女人知道,她们去了女部之后,就面临失去夫君的危险。

所以刘家不能那么做,不但不能那么做,还得让儿子的身边干净一些。刘明不是蠢货,他自会支持妻子,妻子在女部做好了,不见得就没他的好处。

这世上,没有那么多明白人,有的人就不喜欢儿媳妇去女部,还喜欢给儿媳妇找麻烦。

就在女部热火朝天地组建起来的时候,这一天夜晚,贾惜春看到了飘到泰安郡主府的一个女鬼,要不是看见那名女鬼,她差点都忘了,她已经好一段时间没有替那些鬼伸冤什么的了。

“郡主。”那名女子飘到了泰安郡主的面前,直接跪在了她的面前。

第135章 贵妃出马

星空之下, 女鬼就那么跪在贾惜春的面前,好在其他人看不见, 贾惜春示意那女子跟着她去偏房, 省得在外面说话,让人以为她在那里自言自语。

这名的女子身世很是凄惨,虽然她以为自己嫁给了良人, 却不知道这个良人是一个只知道愚孝之人,还因为婆婆渐渐跟她有了隔阂。前一段时间,她想着为了儿女,她不能和离, 不能让夫君再娶, 所以她忍着,想着去考女部。

然而, 也就是因为她这一个决定,婆家怕她到时候进了女部, 把家里的事情捅出去。于是婆婆就下了狠心,决心弄死她, 再给丈夫娶她娘家侄女。

她夫君得知她死后, 也就是悲痛几天,在他母亲跟她说要他娶填房, 让他表妹照顾儿女的时候, 他竟然就同意了。没有迟疑很久,没有拒绝,这让她非常伤心, 她早就应该知道的,夫君早就跟她离了心。

夫君本就是婆婆供养大的,公公早亡,他们母子的感情非常好。

贾惜春听完这位素娘的话,只觉得对方应该早早和离,不过估计没用,要是和离,估计她的婆婆还担心她带走嫁妆,也会想着弄死她。说到底,是素娘的那位夫君不懂得调节他亲娘跟他妻子的矛盾,只知道一味逃避,还让妻子要跟着他一样敬着他母亲。

真是可悲,婆媳之间没哟血缘关系,在婆婆对儿媳妇不好的时候,又怎么能希望儿媳妇对她非常好,因为‘孝’这一个字吗?

这算什么孝啊,分明就是小可笑的笑。

“你娘家可还有人?”贾惜春询问。

“当年,父母不同意我与夫君在一起,说他母亲不好,可我终究还是放不下他。”素娘道,“我与夫君虽然不是私奔的,父亲与母亲也允了这一门亲事,却说日后让我少回去。”

素娘明白这话,父母对她极其失望。他们本来要给她定另外一门亲事,都已经跟人家私下说好了的,却没想到她竟然看上了一个穷书生。

因为她态度强硬,父母便没有逼着她定另一门亲事。而是让她跟穷书生在一起,省得定了另外一门亲事,又让人知道她曾经喜欢一个穷书生的事情。因为这一件事情,父母对她很失望,把那一门亲事定给了堂妹。

父母说的那一门亲事确实是一门好亲事,堂妹婚后过得极好。而她自己却过得很不好,婆婆总是问她拿东西,认为她应该把嫁妆交给她。有一点好就是家中没有不懂事的小姑,小姑还没及笄的时候就被婆婆发嫁出去了。

小姑没出嫁的时候,在家中就是伺候兄长,被当丫鬟使。她一点都不喜欢家里,在她出嫁之后,极少回娘家,至于兄长有没有功名在身,她都不管,就怕回家之后得拿银子出来给兄长读书。

素娘嫁给穷书生之后,才明白夫君之所以能遇上她,帮助她,跟她有感情,这都是婆婆算计的。因为自己家有银钱,能带过去一大笔嫁妆,还有就是自己的名声还不错。

成亲之后,婆婆对她的态度一点都不好,越来越差,还总是在她的夫君说她的不是,夫君总让她听婆婆的话。素娘未出阁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听父母的话的人,出嫁后,又怎么可能听婆婆的话,两个人便也怼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