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2 / 2)

“印子钱不是好东西。”薛宝钗跟王夫人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便认为王夫人就是罪有应得,竟然做了那些事情,就得付出代价。

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泰安郡主的手笔,是不是泰安郡主挑出来的,薛宝钗不去想,要是王夫人没有做那些事情,别人也没有办法挑出来。

“不错,宁愿少花一些银钱,也别去想放印子钱。”薛夫人点头,“你也不必担心,等你出嫁的时候,家里自然少不了你的银钱。”

薛夫人心想女子嫁人,手里头要是没有银钱,确实没有那么好过。不可能只靠府上那点月例,单单靠那些月例,那就不能多买东西,甚至给孩子多买一些东西都难。

那些姨娘和庶出的为什么过得没有那么好,就是因为那些姨娘多半没有嫁妆,手里头没有那么多东西。没有那么多银钱,就很难给孩子更多东西,所以姨娘更需要费心讨好男人,才能从男人那边获得更多的东西。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那些正室过得好很多,就是因为她们手中有银钱,还掌管着府中中馈,这中间就有可操作的余地。

“女儿明白。”薛宝钗当然知道家里不会缺她的嫁妆钱。

只是看到王夫人就那么被流放西北,薛宝钗便觉得王夫人早前就不应该去放印子钱,要是没有放印子钱,那么王夫人依旧能过贵夫人的生活。

“王家那边……”

“家里给的嫁妆不少。”薛夫人一听女儿的话,就知道女儿要说什么,“可是嫁了人,掌管中馈之后,人心也会发生变化。”

薛夫人没有说更多的东西,薛宝钗到底是一个晚辈,没有必要多听王夫人的那些事情。她也不想跟女儿说王夫人的那些事情,王夫人到底是她的姐姐。

来到京城之后,薛蟠就过得很逍遥。因为京城遍地都是权贵,薛蟠一开始还挨过揍,后来就小心翼翼,没有多去招惹那些得罪不起的人,还跟一些纨绔子弟在一起。

那些人是官员之子,权贵之子,薛蟠喜欢跟他们在一处,认为花一点银钱就能跟这些人做朋友,那也不错。至于是不是酒肉朋友,薛蟠倒是不在乎。

反正跟这些交了朋友之后,也算有一层关系,那么家中的生意就不会那么艰难吧。

薛蟠认为自己还是能帮衬上家里一些事情,不是只能吃吃喝喝。

在他的朋友提出想要娶薛宝钗的时候,薛蟠认为这可行,妹妹嫁给这些朋友其中之一,那就是嫁入官家,嫁入权贵之家。这些人还捐了官的,有官身的,妹妹跟这样的人成亲,那也算是官太太了。

薛蟠还认为妹妹跟他们其中一个人成亲,这也算是联姻,那么他们就会更尽心的帮助薛家。

正是因为这一件事情,薛宝钗觉得自己以前白白对兄长好了。兄长一心想把她嫁给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哪怕她去找舅舅,定下一门亲事,兄长还是觉得他的狐朋狗友更好。

这让薛宝钗很失望,这也警醒了薛夫人。

薛夫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有一天竟然会卖妹妹,儿子还不觉得这有什么错,认为这都是为了他妹妹好。薛夫人仔细想想,就觉得这非常可怕。儿子现在能那么对待薛宝钗,那么等到以后呢,儿子要怎么对待自己这个亲娘?

以前给儿子收拾烂摊子收拾习惯了,薛夫人也就是以为儿子顶多就是闯祸,不会对家人如何。当薛蟠突破这个底线,薛夫人震惊了,感觉到害怕。

她内心深处的恐惧一点都不比女儿少,薛夫人想这个儿子是自己养这么大的,儿子变成这样,这跟她有推脱不了的责任。

于是薛夫人才下定了决心,要找一个能管得住薛蟠的人。选来选去,薛夫人终于决定了,就是陆少华,一个懂得武功的女子,正好能制住薛蟠,不让薛蟠乱来。

一个儿子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薛夫人不能再让孙子如此,她就想给孙子找个好娘,孙子以后才可能好。

得知应晨皓进京之后,薛夫人就更加担心,担心应晨皓找儿子的麻烦。应晨皓的腿好了,要科考,应晨皓好了,那么薛蟠呢。

薛夫人知道是自己的儿子的错,儿子不应该去打瘸别人的腿。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们薛家还强迫应家和解,薛夫人想想就后怕。

正因为如此,她才选择捐出家里一半的财产给女部,也让皇上赦免薛蟠以前的那些所作所为,让应晨皓不能再因为以前的事情找薛蟠的麻烦。

薛夫人为了薛蟠费尽心思,就是想让儿子好,不让儿子受折磨。

她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妥妥当当的,根本就不需要薛蟠去做什么事情,薛蟠也没有受到磨练,这就导致他一直就是这一副模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