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禁海(2 / 2)

  【解释一下,海禁非朱元璋首创,而是元朝时为了加强控制海上贸易,所以推行的一项政策。针对于海上贸易,肯定也会有人疑惑,这是怎么回事?船,自古咱们华夏就有,比如咱们上期说到过的《天工开物》里就有相关的制作方法。科技是在不断进步的,连同制船工艺也一样。对于宋朝,在改进航海技术这一点上,还是要给予肯定。毕竟随着北宋灭亡,国都南迁,临于海,纵然偏安一隅,那必须也不能阻止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真,听着对宋朝的肯定,宋朝的一干皇帝们心里稍稍松上一口气,结果怎么着,转头他们就被丢下一记重石!什么北宋灭亡,国都南迁的,宋还分北宋南宋吗?

  嘶!赵匡胤表示他这心跟被猫捉似的,巴不得沈悠细细说起。

  【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不断试验了解中发展,慢慢的人们终于有了可以在海上规避风险的能力,所以人们开始了对大海的征服,去探知在海的另一边究竟都有什么。】

  【有了好奇的人去探寻,就如同汉朝时期,为了打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此举不仅联合西域各国共抗匈奴,自此也走出了一条丝绸之路。这条路随着华夏强盛,与西域各国互通有无,为各国带来多少的利润,端看只要有作为之君,绝不会舍得弃丝绸之路而不用便能知道。】

  【由此类推,海上贸易若是大力推广,必然能形成一条海上的丝绸之路。带动一国的经济。可是对于大明来说,或者应该说对于洪武帝而言,他看到的是自元以来,倭寇一再进犯,为了阻止倭寇伤害沿海的百姓,以及避免万邦来朝,因此,他下令海禁。所谓海禁,便是不许百姓私自出海进行交易。换一种说法,百姓不可以,官方可以。】

  朱元璋拧紧眉头表示,他为了防倭寇禁海有什么问题?带动一国的经济?比起一国安宁来,经济怎么什么?

  沈悠说到这儿挑了挑眉头,嘴角嗤笑继续开口:【可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海禁或许有一定益处,但绝对弊大于利。然而洪武帝作为一个平民出身,他是凭本事当上皇帝不假,但是他一个自小饱受官商欺压的人,从骨子里就是恨当官和行商的主儿,自然是看不到其中的弊端。如果不是没办法把当官和行商的全都杀了,他是巴不得把官商全都干掉。】

  【因为对官商的仇恨,朱元璋轻视行商之道,根本不认为商人能为国家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虽然,封建社会里,商是贱籍,为人所不耻。可这天下百业,各有各存在的意义,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再者,等闲百姓若只一心扑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把人框死了只能种地,那不是让人等死吗?】

  【就古代的情况,收成全看天,要是洪涝旱灾,那不是让百姓们吃土?所以,农民该是百业的创造者,他们可以种着田,养着鸡鸭鱼牛羊,也可以做些手工出售,也能做做木工,给人修修房子。而沿海地区的农民们,他们就靠着海上贸易能多挣点钱。洪武帝面对倭寇进犯只想到把门一关,以为这样一来就能让倭寇自此上不了岸,岂不知可笑之极。毕竟一个国家但凡足够强大,那是你跟人喊着说不许人进来,人家就能不进的?倭寇要是有那么乖,何至于一再上岸作乱?】<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无cp&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