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计灭168(1 / 2)

  【但是我更倾向于李靖将军当时并不在长安。《旧唐书》中有载,武德八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万人越过石岭,大举进犯太原,唐高祖立刻命李将军为行军总管,统率一万多江淮兵驻守太谷,与并州总管任瑰等迎击突厥。由于突厥来势凶猛,诸军迎战多失利,任瑰全军覆没,唯李将军军中得以保全。不久后,李将军权检校安州大都督。唐高祖在那个时候必有抗击突厥之心,朝中能打仗的人里稍让他比较安心的除了李世民,也就李将军了。因此李将军那时应该在边境。玄武门之变实属突发事件,守在边境的李靖将军未必能那么凑巧回到长安,甚至在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在突厥颉利兵临渭水时,曾疾驰豳州,企图邀击突厥,但因渭水之盟而作罢。】

  【玄武门之变的前后时间李靖将军都出现在边境,和突厥交战的记载,况且,玄武门之变的参与人员都有记载,要说李将军保持中立,这个,我还是站他不在长安。】

  提起玄武门之变,李渊的心下沉甸甸的

  ,李靖想必是真不在的,否则不可能放任玄武门之变发生。

  秦始皇表示这不重要,反正李世民上位挺好。

  刘邦倒是摇头叹息道:“李世民这招打得人措手不及,怪不得那唐高祖只能乖乖退位。能和李世民打的人都不在了,身为太子的儿子也死了,唐高祖但凡敢动杀心,李世民断不可能束手就擒。不过,我要是他,拼着天下不要也宰了那么一个不孝的儿子。

  吕雉看向刘邦,又怎么会错过他眼中的冰冷,当知他绝非玩笑。

  天下,刘邦心里是有的,可是这个天下谁要敢跟他抢,他就敢弄死那个人,哪怕是儿子也一样。杨坚心情很复杂,李渊啊李渊,到最后已然没有选择的权利了对吧!

  【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对李将军而言并没有影响,登基为帝后的李世民对李靖将军也是委以重任,擢任李靖为刑部尚书兼太子左卫率,赐实封食邑四百户。李靖将军对于大唐的改朝换代实属无力回天,再说了,他要是闹腾只会让刚刚稍稍平静的天下再次乱起来,这是他的初衷吗?况且李靖将军不会不明白,相比起李建成,李世民更堪为太子,也比唐高祖更配当这个皇帝。李靖将军从来不是一

  个不识时务的人,也不是一个认死理的人。接受李世民成为皇帝后,他只会更能达成自己的宏图大志。】

  李靖眼神有些飘,差不多这个意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