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88(1 / 1)

 距当日重华宫谢氏霍乱,虽只隔了月余,然父女二人,却皆觉已有许久未见。 杜若自是欢喜,从马车上下来,便匆匆向父亲行礼问安。 反倒是随行的杜有恪无语望天,他因常日流连花柳之地,惹得本就极重名声的杜广临百般不满,只觉他辱了杜氏的颜面,使之白璧染瑕。故而杜有恪守便索性常日不归府,偶尔归府,亦是荣昌在时,杜广临便也不好说什么。 今朝却不想在此碰到,少不得便要被数落一番。 果然,杜广临扶过杜若,方扫了杜有恪一眼,许是在王府边上,他也未曾多言,只道,“阿蘅已经出阁,你到底一介外男,无事不要总入王府。还这般同乘出入,贻人口实。” “孩儿知道了,今日本是来寻殿下的。不过眼见起风,殿下担忧阿蘅,自己又抱恙在身,方让孩儿去接回。” “孩儿这便回去了。” 杜广临面色柔和了些,只微微额首。 “三哥慢走。”杜若垂眸向杜有恪眨了眨眼,得他同样一眼,两人心中皆愉,方作分别。 杜广临平日极少来信王府,即便先前魏珣和她皆昏迷,他亦是请了恩旨方才踏入府中探望。今日不请自来,杜若联想晌午在颐庆宫中之事,又想着母亲此刻当比她先回府中,自是同父亲说了自己的意思。如此,父亲此番前来,定也是为了劝诫她。 这样一想,她的心便又沉了几分。 却不想,厅堂之中,杜广临与她絮絮良久,皆未说到这上头。 而魏珣,据林彤回禀,半个时辰前去了城郊静舍,不知归来几何。 闻得城郊静舍,杜若便想起阿辛,前两日自己方去看过,原本好的那只脚,经脉已断,与魏珣的左臂一般情况,外头看着完好,却到底不堪受力,已经无用。 念及阿辛,杜若便多问了句,“殿下可说何事?” “属下不知。”林彤回道,“是蔡大人来请的,看样子还挺着急。” 蔡廷,如此当是公事了。 杜若额首,退下了林彤,只与父亲继续闲话。 杜广临笑了笑,“如此便是了,为人妻子,自己夫君诸事便都得放在心中。” 杜若心下骤然一紧,便知到底躲不过去。 然,再闻父亲开口,竟是问她当下选后之事。杜若一时有些讶异。 杜广临便笑道,“在家上课时,隔着珠帘帷帐,你没少引经据典,论析时政。场场不输几位殿下,比自己兄长更是胜出一筹。父亲且考考你,看看你嫁做人妇后,可还有昔日头脑?” 杜若方才松下一口气,面上陡然浮起一丝傲色。 先帝在时,太尉府开课授业,父亲为皇子之师。为显荣宠,彼时魏珣他们几个,皆是入府学习,而不是父亲入宫教授。此外,先帝尚且开明,许拿时事作论,彼此辨析。 她隐在鼓楼深闺,何时起了兴趣,便择题而答,不说回回拔筹,倒也从未输过。父亲于无人处,不仅一次感慨,可惜是女儿身,不然朝堂之上自有她一片天地。 她年幼不知天高地厚,只满怀意气,安慰父亲,“即便是女子,也无碍她为家族做贡献。有适当的谋略,可借父兄之口传出。” 父亲便万分欣慰,直言她是杜家最好的孩子。 “说说吧,让爹爹瞧瞧。自出嫁,虽不过半年,爹爹委实想念阿蘅头头是道,娓娓而来的精言妙语。” 杜若便不再推辞,左右信王府与太尉府融为一体,无畏被人听去作文章。 “如今新帝后宫,高位妃嫔不过淑妃和惠妃两人,其余接在正四品之下,无有资格作皇后人选。如此,皇后只能出于淑、惠二妃之间。” “故以阿蘅觉得,会是何人为后?” 杜若想也未想,直接道,“自然是惠妃了。” “怎么说?”杜广临眼中赞许之色愈盛,话却还是步步追来,“惠妃可是谢氏出身,而谢氏不轨,已经灭了。反倒淑妃,博郡凌氏,如今风头正盛。” “为君者,乱世倚世家,盛世制世家,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如今天下安定,”杜若笑继续道,“就是因为惠妃没有母族倚仗,新帝才无惧立她为后,会受外戚所制。如此既平衡了凌氏一脉,又让陛下自己心中得以慰藉。” “毕竟——”杜若起身凑到杜广临身前,“三表兄的生母,亦是谢氏族人。” “好!好!”杜广临连连赞道,“不愧是我的阿蘅,妙啊,胜你四位兄长不知几何。便是凌仲胥,能得你一半清醒,眼下便不会忙着笼络诸官了。” “父亲谬赞了,凌尚书身在局中,一时清醒不了。” 杜广临起身道,“时辰不早了,爹爹需回府了。逗留太久,为外人知晓,该说杜氏恃宠而骄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