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89(1 / 1)

 “父亲,还不到一个时辰,便是旁人知道了去,能说些什么。女儿病了,爹爹来看看,多陪一会都不行吗?” “自是可以。”杜广临抚过她额头,“可有力气司鼓,说实话,爹爹着实想看你司鼓的样子。” “这有何难,爹爹等着。” 杜若已经许久不曾与父亲潜心对话,一时难得开怀,便又复了未出阁前的小儿女状。 她的鼓有两种,一种是别在腰间的子鼓,一种是架在平地或悬于墙上的母鼓。如今不曾外出,便也不会别身而挂,便派人择了母鼓架在后|庭阔地之上。 碧玺锤在她袖中现出身形,随着机关暗扣,一劈为二,被她握于双手中。 杜广临让她奏了一曲《雁渡寒潭》,此曲乃是战时激励曲,为鼓舞士气之用。 雁渡寒潭,有几翅高飞? 高飞之雁,为胜者,归故里。 鼓点如急雨落,又似玉珠走盘。在这样的鼓乐声中,幼时父亲悉心教导的一幕幕皆如书页翻卷,温故而来。 杜若耳畔再次回荡起杜氏的祖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生继绝学,为千秋司礼乐,为万世开太平。 慢慢的,原本振奋之声停了下来,鼓音越来越小…… 原是她在过往的回忆中,在父亲的欣慰之声、满意之色中司错了音,如此便再难击鼓奏下去。 “爹爹,我错了。”杜若福了福。 “错便错了,好好练习便罢。”杜广临叹了口气,“以前教你谋略鼓乐,是你天资尚好,可承技艺。懂谋略,可卫家族。能司鼓,十里传音乃是战场之上或翻盘或制胜的法宝,如此亦算为国效忠。如今想来,如何能将这般重的责任压在你的肩头!” “父亲老了,亦无争斗之心,惟愿你开心便是最大的安慰。”杜广临抬手握上杜若瘦削的肩膀,按了按方松开,从她手中拿下碧玺锤。 “父亲——”杜若看着杜广临有些花白的两鬓,和已经黯了神采的双眼,下意识握住了碧玺锤,便已经明白父亲的意思,只鼓足了勇气道,“我与殿下和离后,一样可以护族人,扬门楣。国中需要,我也愿意司鼓征伐。” “是爹爹不好,早些年未看清你的心,强行让你嫁于殿下。于情之上,到底委屈了你。”杜广临还是抽回了碧玺锤,将其合二为一,“爹爹虽说不如当年,但再掌几年暗子营亦不是什么大事。” “同样地,安心便可。爹爹亦会作主替你与殿下和离。从此你去过你想过的生活,四海之内尽可逍遥。爹爹大半生在庙堂之上,你的几位兄长亦在朝局之中,想来终其一生难得自在。你便为父兄去看一看这大好河山。” “父亲,我……”明明是极感人的话,杜若却偏偏听出了别的意思,而杜氏的祖训再次环绕在她耳畔。 “和离一事,可是想清楚了,可与殿下交谈过?”杜广临抚去杜若眼角泪水,“若是说过,今日爹爹在,择日不如撞日,且待殿下回来……” “父亲——”杜若跪下身来,勉励压制着胸口的起伏,“此生,若殿下不弃,女儿终生不提和离。” 她伸手握住杜广临持锤的手,一根根掰开他的手指,触上他指腹时尤觉粗糙,便知那是他担任司空一职时,常年持剑握枪征战沙场留下的痕迹。即便这些年闲了下来,养在府中,却也未曾见好,就更别论早年间在战场之上留下的旧伤宿疾。 大魏的江山,半数由杜氏打下。如今她又怎能让父亲再入苦海,自己却江湖游荡? 终于,杜广临松开了手,碧玺锤重新落入杜若手中。杜若跪在地上,将鼓锤仔细收入广袖中,后郑重地向杜光临磕了个头。 “好孩子,快起来。”杜广临扶起她,“委屈你了。” “不委屈。”杜若隐去了泪光,眸中带笑。 “那爹爹回府了。” “好。”杜若未再送他,只在原地福了福。 待人走远,她方入玉石崩塌,跌在地上。 亦不知过了多久,一袭玄色衣衫出现在她面前,缓缓向她伸出一只手。 杜若看着他,却也没有接上。 “给我一点时间,我保证,去临漳封地前与你和离,亦会让你好好回家。” “老师方才所言,皆不会发生。” “就这一次,你相信我。” 杜若没有握上那只手,只沉默着起身离去。 良久,才有她略带疲倦的声音响起,“请你看在安安的份上,别再辜负这一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