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04章259(1 / 1)

 踏雪马上,魏珣一手持长剑,一手抱七七。除了偶尔看向女儿时,他眸光会聚起一点神采。其余时候,无论何物何声,仿若都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邺都民众夹道欢迎,如今他们所知晓的,是当今天子无能守城,差点国破。然信王殿下千里勤王,驱除敌寇,收复失地。 “这里便是娘亲和爹爹长大的地方,七七喜欢吗?”三年来,魏珣首次主动开口与人说话, “不喜欢!”七七望着两侧奉迎之人,明明之前言她母亲祸国殃民最严重的,便是此地民众,今朝却腆着脸奉迎他们。 何其,虚伪。 “我不喜欢他们。”七七昂着头望向魏珣。 魏珣便笑,“人心罢了,肉弱强食,从来唯强者依附。昨日辱人是祸水,来日也可赞她为观音。” 七七听得认真,点头记下。 “信王到底是信王,建功于社稷,可惜昔年受那梁国女君之害,与天子不睦。幸得此番勤王救驾,回头是岸。” “那可是信王独女?” “哎,好好一个女娃,却是从那般女子肚中爬出,实在……” 那人话还未说完,高头大马已经至身前。 马身之上的统帅神色平静,只犹自搂着怀中女孩,低眉垂眸与她展颜欢笑。 那几个言谈者初时一身冷汗,只当今日要死于自己口舌之下,却不想那对父女并无异样,只兀自相望,言笑晏晏。 不过是马儿偏了方向,魏珣抬眸的时候,余光扫过他们,尚且带着一贯的温和,仿佛还有些歉意,让自己的马惊到了他们。 那三人松下一口气,然而没有松彻底。 只见踏雪马上的女娃俯身拎来悬于马侧的弓/弩,伸手便抵上一人头颅。 那人仓惶而跪,周遭群众一时惊诧,却也不敢相信那如瓷玉娃娃般的小小女童,如何能举起弓/弩,扣下弩机。 此刻,若是北境城中的百姓在,便半点不会怀疑。他们曾无数次看见,昔日,信王攻城掠地之际,但凡亲上战场,便皆带爱女同往。 女童或随于他身后马车之中,或坐于他战马之上,或持弩,或拉弓,莫说掣肘父亲,分明与他互为依靠。 这对父女,战场喋血三年,尸山血海里,同进同出,从未分离。 七七明眸善睐,手中发力,扣下弩机,一时间鲜血四溅,剩两人两股颤颤,湿透下身衣袍。周遭个个垂首低眉,一片静默。 “鼠辈!”七七嫌恶扫过,收回□□,笑靥娇憨明丽。 魏珣叹气,“这样,说不定他们将你娘亲说得更坏了。” “当年临漳王宫处,诸人也这般辱没娘亲,七七要想去打她们一顿。娘亲所言倒是与此刻爹爹之语一般无二。”七七挑眉,“可是爹爹方才不是还说,弱肉强食吗。此刻,便是我为刀俎。” 魏珣抚着她发顶,笑而不语。 他与杜若,的确活得太过隐忍了。 * 大军于安合门停下,清正殿内,天家兄弟自永康十二年来首次见面。 魏珣依礼而跪,北面称臣。 御座之上的天子,端坐冷笑,“成王败寇,此间只你我二人,又何必惺惺作态。” “皇兄一日为君,瑾瑜便一日为臣。”魏珣站起身来,“同室操戈之举,皇兄做得,臣弟却实在做不出来。” “你做不出来?”魏泷怒极反笑,起身直指魏珣,“如今天下人都赞你勤王救驾,驱除鞑虏。你是勤王吗?你分明是借着勤王的理由,借着打退五国联军之态势,歼灭了全部的策英军。” 魏泷睚呲俱裂,“英策军,是世代先祖留下的兵甲啊,你怎么敢?” “我怎么敢?”魏珣仰头大笑,“我为何不敢?我为她,着十年白袍,放下屠刀。你,却非着我再开杀戒。” “陛下遣走西林府军,让他们独守大汤山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他们是世代先祖留下的兵甲?陛下将他们抽调派往临漳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他们是世代先祖留下的兵甲?” 魏珣又一声冷笑,“勤王?陛下是如何觉得,我会来勤王?” “当年,你陷我三重罪名,不忠不孝不义。到此刻,臣弟方算彻底洗干净。” 魏泷合了合眼,亦知多说无益,只缓了语气,抬手一指,“那位置,如今是你的了。” 魏珣举目望去,上前伸手扶过魏泷。 他自感受到魏泷的战栗,却丝毫不放手,只扶着他往御座走去,后复了恭敬色,“皇兄安坐此处。您不是爱江山,想着流芳千古吗,臣弟定会成全。臣弟会为你平定四海,还大魏盛世天下,将山河万里重新奉于你面前,让你——万古留名。” 言罢,便转身离去。 魏泷不知魏珣其意,然“万古留名”四字让他不寒而栗,只出口道,“魏瑾瑜,朕现在、现在即刻传位于你,天下、朕把天下都给你!” 魏珣丝毫不理会身后呼喊,只阔步出殿。 浮云漫天,流光倾泄。他看着九重宫阙,穹宇茫茫。 我,要天下做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