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慈禧立宪399(1 / 1)

上一刊说的是面对世界形势的快速发展的慈禧太后,现在只能启用了庆王奕劻和袁世凯等人出来负责办理,大清王朝的立宪新政的事情。起初朝廷是派出载沣、端方等五大臣出使西洋去学习各国的学习立宪经验。

当时五大臣主要去的主要还是以英法美以及日本为主的几个国家,而当时的美国已经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就连轨道电车和地铁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也已经开始使用了,更不用说当时的美国白宫还是红色的建筑。

最终五大臣也带回了详细的各国相关的立宪章程,而慈禧太后当时虽然接受了立宪制度的事实,但是实行立宪制度的时候,绝对不能影响到自己手上的的政治权利。所以所谓的满清立宪那都是下一代的事,但是现在出于稳定局势的目的,慈禧老佛爷还是开始准备了部分立宪的相关的工作。

而袁世凯当然是知道太后老佛爷的意思了,于是就展开了积极的立宪准备,首先袁世凯在天津做出了新政的示范工作,当时的天津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影院、缝纫机厂、而且灌溉也开始启用了自动喷水装置,除此之外天津还办理了近代的电报机和招商局,并且也开设了属于自己的银行。

另外袁世凯还引进了警察以及邮政等制度,所以要说当时的天津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那一点也不夸张的。

另外袁世凯还在张之洞的支持之下建议慈禧太后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而且袁世凯还联合庆亲王奕劻一起制定了大清的新官职,随后就把六部尚书都改成了农工商部,最终还废除了礼部和户部。

要是再这么在坚持下去,那么大清王朝的君主立宪真的也是指日可待了。但是可惜袁世凯的步伐最终还是快了一些。

当时要废除科举制度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不能干的太快了。就这些考科举考了一辈子的人,现在你突然给他说今年不考四书五经,以后改成考物理化学了,那当然是要出大乱子的。

所以最后为了安定天下读书人,慈禧太后最后还是决定逐年逐月的去慢慢的裁撤科举制度,先是增加了物理化学,经济法律这些科目,然后再去慢慢的替代四书五经。

这一步当时走的还算是稳当,但是废除旧官职就麻烦了,你想想当时几万京官你现在一下子让他们都下岗回家抱孩子,这当然也是不可以的了。

所以一时之间,大家都在高呼杀了袁世凯,而袁世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新官职的公正,最后也是自愿的交出了北洋新军的军权,而他自己也接受了新官职的改编。

虽然现在满清的立宪已经迫在眉睫了,但是具体的时间却还没有确定下来,而袁世凯也很清楚,现在只要慈禧太后还活着,你就不可能去立宪。所以袁世凯就建议了立宪预备期为12年,而这个时间段也是非常的合理。

因为你现在利用12年的时间去修一部大清宪法,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也可以利用这12年的时间,逐步的去改变一些旧有的制度和体制。再有就是去培养新的体制人才,而这些也都是立宪之前必须要去做到的事情。

最后慈禧太后还利用了当时最流行的电影的形式,向世界宣布大清立宪的新政策,但是很可惜,因为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没有12年的时间可以等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