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分节阅读_第63节(2 / 2)

  戴文直接说:“我想知道是谁给你们这样的报价?这个价格我们根本就没有利润,没有人会同意的。许女士,你要知道,做生意诚信很重要。”

  然后他就听见对方很疑惑地说:“这不能吧,你们成本差不多,怎么可能对方能有这个价格,你们做不来呢。”

  许如意好像还有点生气:“戴文先生,我们夏国人最诚信,有什么说什么,您怎么能这么怀疑我们呢?”

  成本差不多就代表着,人工、物流甚至是材料费用都是差不多的,那是谁不就太明显了吗?

  只有跟WT公司一样身处美国的PP公司和太阳机床厂会成本差不多,事实上,三家的定位一直很相似,产品的价格更是没什么区别。

  可是,究竟是凯瑟琳还是贝尔,如果不是亲自打了电话,他完全都不会有这样的猜测,因为那俩人一个比一个小气,怎么可能愿意降价?

  但如果这其中会有一个人的话,他觉得年轻点的凯瑟琳更有可能。

  戴文立刻探问:“这我当然相信,不过PP公司可以做到成本这么低吗?”

  他没有直接问,许如意显然也是个聪明人,笑笑说:“这我就不知道了。”

  这不就是承认是凯瑟琳了吗?戴文在心里将凯瑟琳骂了个狗血喷头,不过嘴巴上说的却是好听:“好的,我也会尽自己做大的努力,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成功,你知道的,我们WT公司一向是夏国的好朋友。”

  那边女孩就说:“那是自然,希望我们能合作。您知道的,我们这次机床厂升级改造,需要的设备很多。而且,如东阳机床厂这样的工厂,我们省里还有很多,如今都看着东阳厂呢。要是改造的好,其他工厂可就要动起来了。”

  戴文是来过夏国的,也参观过夏国的工厂,他根本就不怀疑这个问题。

  纵然美国亦或是其他国家的机床,也有用的时间很长的,但跟夏国完全不一样——夏国的机床外表靓丽,但多数已经精度非常低,而美国这些国家的旧机床,虽然看着不新了,但是精度还会跟出厂的时候差不多。

  这中间区别就是,他们都是用原厂件替换,根据说明书定期保养,但夏国却是工人自己来。

  这样的设备,早就该大修或者是更换了。

  所以,戴文心里更不爽了。

  他知道这种高于市场价的订单不会持续很久,但是,他以为还会过一段时间,毕竟现在的夏国还不够开放,他们接触的外商太少了。

  可都被凯瑟琳给毁了,等着挂了电话,戴文才将胸中那句国骂给骂了出来,凯瑟琳这是要干什么,她为什么要报出这样的低价?她是要砸了大家的饭碗吗?

  但这样的市场他是不可能放弃的,他得先确认一下,究竟是不是真的,当然,他更得思考一下,夏国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该死!他忍不住又骂了一句凯瑟琳。

  凯瑟琳的报价显然搅乱了一池春水,一下午,工作组的电话就没歇着,十几通电话都是明里暗里打探到底是谁家报了低于报价的价格。

  不过也不都是许如意接的,有了许如意的示例,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就是风格不太一样。

  譬如吴海棠,她口语不好就成了优点,对方问,她就结结巴巴的,好像是个特别老实的小姑娘,恨不得赶紧给对方解释清楚。

  “对的,是真的,就是生产厂商报价。”

  “我不能说,不过我们这边预算也有限,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会挑选比较合适的。”

  “差不多就是……哈哈哈……就是质量啊,服务啊,品牌啊都差不多吗?”

  譬如任晓友,他就装不了老实,主打一个有话就说,“凯文先生,你别明里暗里问我了,我能说的都说,不能说的真不能说。我只能告诉您,价格是真的,说真的,你们离我们还比较近,物流费用更低廉一些,怎么能高出这么多呢?”

  反正能给的消息都给了,他们自然有本事去打听,打听到了就知道许如意说的真的,那价格愿意给多少,就要看有多想拿到这个订单了。

  “哎呦!”小胡郁闷地说,“怎么就这两天放假啊,我真想看看他们的反应,听听他们给咱啥价格。”

  明天就是元旦,要放假一天,不过因为组里的人大多是省城的,大家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都没回家了,许如意就多放了一天,让大家回去看看。

  这边只会留个本地人值班。

  周雪就是值班的,笑着说:“放心吧,他们没有这么快,报价肯定不会一拍脑袋就决定的。”

  这也是啊,所以这天结束,虽然搅动的各位销售经理们食不下咽,但工作组的同志们,可都是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许如意还是老样子,提前告诉了王石头,由他来接的。

  王石头照旧给她准备了一壶温热的米粥,让她路上可以垫垫肚子,还有一件更厚实的被子,显然是怕睡觉冻着。

  不过许如意这几天远没有那些天熬的这么厉害,还挺精神的,趁着路上有空,没少问王石头厂里的事情。

  那自然是一切顺利了!

  “木艺厂的桌椅交了三分之二了,销量不错,我听说还有续订的。”

  这个许如意知道,虽然这会儿夏国和美国都是冬天,但是澳大利亚是夏天啊,这户外桌椅的订单大多数是来自那里。

  倒是收缩推车不怎么受季节限制——其实大多数人家,都是拿它当作平时使用的工具,因此,销量也很不错。

  大卫前两天还给她发了传真,用了大量的词语称赞他们的推车非常实用,而且告诉她,他们之前定的数额卖完绝对没问题,恐怕还要续订。

  而且婴儿推车也已经设计好了,薛红英说马上就要生产样品,她想着是看看能不能在春秋会上大卖,许如意却觉得这东西,国内完全可以接受,可以去大城市卖卖试试。

  不过销售队伍还没有组建起来,许如意心里有人选,但需要再考察一下。

  聊了没几句话,许如意就发现了王石头最关心的点:“听说过节发东西,我来接你了,也不知道发的啥?”

  他也不好意思,揉揉脑袋:“当然回去就知道了,反正咱们厂现在是全市有名的效益好,东西肯定不会差的。”

  “您不知道,自从集体婚礼后,给咱们厂介绍对象可多呢,都是原先想都不敢想的条件。”

  许如意超理解这种想法,她实习的时候,一到发工资,也坐不住呢。

  她就说:“一个人是面两袋,米两袋,油四桶,肉十斤,鸡蛋十斤,苹果五十斤。另外还有奖金,按着平时的贡献发的。你发多少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可以告诉你平均值。”

  许如意越说王石头的眼睛就越亮,厂子是富裕了,工资和奖金也高了,可这个过程中,只有一个中秋节,那会儿好多货款都没收回呢,发的东西并不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