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诸葛亮弄险:不成功则成仁67(1 / 2)

王大龙能说出诸葛亮的心中所想,诸葛亮一点也不例外。

双轨制的构想是从梦中而来,集体农场的想法也是照葫芦画瓢,豪强养蛊的想法则是跟王大龙提过。

而且这诸葛亮所在的梦中世界,乃是九十年代,恰好九十年代时的社会上兴起的是“大宇热”,也就是全国上下都在学南高丽的经济模式。

本质上诸葛亮在蜀郡等地要搞的改革,与南高丽模式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这套模式固然有着一定的缺陷,但于民如何且不说,于国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可行之法,汉江奇迹本身也确实是有值得称道之处。

即使是王大龙很清楚的知道这套模式后来在南高丽也逐渐走向末路,但那也不是这套模式本身的错,而是因为南高丽那地方没有主权,勒紧国民所供养的大财阀实际上都成了外国企业,攫取和压榨的利益无法再反哺本国所致。

毫无疑问,土地就是当前益州的经济主体,诸葛亮,或许是因为对梦中所谓神国的极度崇拜,或有意,或是无意的。

正在建设一个:以汉中和广元集体所有制为基石,鼓励发展的其他郡县大豪强为羽翼,从而相辅相成,但又互相竞争的双轨制政治经济模式。

这特娘的分明就是想让他梦中的那个神国落地在现实之中啊。

王大龙:“你似乎忽略了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信仰,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发有理想主义者激情燃烧的岁月。”

“但是这个理想本身,是有纲领,有目标,有指导思想,让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的,时代不同,这套思想本身你并不能直接复制,那你凭什么让你所指望的那些外地人,都能够脱离了低级趣味,愿意放弃尊贵的贵族身份而融入集体呢?他们放弃他们应得的家业富贵,又是为了什么呢?”

诸葛亮却自信地道:“所以臣,才让文长先带着那一千神卒先行此事啊,所谓的信仰,既然可以是天下大同的理想,又为什么不能是一个真切存在,可以显灵,还给人们带来好处的真神呢?”

王大龙:“…………”

“臣说,让他们均贫富,融入集体,他们或许并不乐意,但尊神您说的话,我想,总会有些人是愿意的。”

“所以臣在此战之后,还打算在这剑阁之上,另建神庙,拔擢我蜀汉,尤其是广汉、汉中地区的有功将领入庙陪侍。”

人么,如果不能在物质方面进行扩张进取,自然就会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这精神满足,几千年里最简单的做法不就是宗教么?

既然是宗教,剑阁这这么大的一尊神那不就是现成的么?

至于教义,本就可以是济世之学,穆圣可以用法律法规做教义,传承千年依然实用适用,他诸葛亮难道就不能借尊神之口也搞一套经出来么?

反正他确实是从尊神的梦中所悟啊。

若是哪里出了错,尊神大可以亲自纠正啊。

这么一想,却是连王大龙都佩服他的奇思妙想了。

好像还真挺有可行性的。

毕竟,理想的火焰终会熄灭,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之后,理想未必还能保持纯粹,世界历史上的理想乡大多都是亡于内部的贪腐而不是外部敌人的进攻。

相比之下还真是宗教的命更长许多。

只要他这個真神在,他这个教派就不太可能存在所谓的教义之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