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总是在进步1698(1 / 2)

  点是肯定的,就看那个选择的人更加多一些了。

   “就涡扇8-d发动机这一款发动机,接下来就够整个蓉城航发不愁吃喝好些年时间。”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陈怀庆:“在接下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之前定下来的策略,不断的研发出来性能更加强大,更加节油,更加具备可靠性的发动机。”

   “暂时性的亏损,不要在意。我们追求的,是最终的技术进步。”

   只要掌握了先进技术,还怕赚不到钱?

   开玩笑呢!

   看过蓉城航发的成果之后,陈怀庆这心里面,算是觉得有数了。

   现在的华国,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水平上面,自然是赶不上欧美的。

   甚至连六年前解体的前联盟都还是赶不上。

   但是,相比起十年前来讲,现下的华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进步了相当多。

   算是已经有着些了亮点。

   最少在中程飞机发动机上面,已经有发动机可以用。

   至于说力神发动机,陈怀庆主动的降低了要求,不一定说要搞出30吨推力以上,能够达到20吨的推力,就已经可以了。

   饭是得要一口口的吃,路得要一步步的走。

   没有必要说跳着迈大步,那样太容易摔跟头了。

   蓉城航发是国内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排头兵角色,有着最好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最好的待遇,最好的技术,最好的生产设备等等。

   反正,什么都是在国内最好的。

   当然了,蓉城航发的研发团队里面,有着大量从前联盟邀请过来的航发专家。

   蓉城航发不能够走冒险主义的路线,而是要小步快走,一步一个脚印。

   研发30吨推力的发动机,在技术难度上面,有着些过于大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