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暑期的相聚(1 / 2)

暑假的一天早上,沙杨吃过早饭,就走到二楼南边的小房间(书房)坐下来看书,但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他想:“这个时候尚清在干什么呢?他可能干农活去了,------。孙璋和全隽一定在看书。向葆呢?会不会下山来仙塬镇了?陈兰和梅红呢?---,哎,还是别去想了。静下来做点几何题吧!”。不一会,沙杨就沉浸在许纯舫先生编的《几何证明》一书中了。

刚解答完书中的一节思考题,打算解答下一节思考题的时候,沙杨听到大嫂等人带着极大的好奇议论着:“快来看,山岗头来了三四个人,看到吗?”

“看到了,好像是四个。”

“是四个,不知道干什么的?”

“我看是到沙杨家的,这个时候别人家不会有那么多客人来的。”

大嫂就叫了:“沙杨,沙杨,一定是你的同学来了,四个,你来看看。”

小山村就有这个特点,不管是谁来到小山村,一下子就会惊动所有人。

沙杨随便答应一句:“别看了,等一会就下来了。”

沙杨想:“四个人,会不会是尚清他们呢?”他虽然嘴上说不看了,其实还是起身下楼了。等他走出家门,来到能够看到山岗头的地方,他们已经下了山旮旯,走到了树木荫蔽处,看不到了。

沙杨站着等了一会,他们走出了树木荫蔽处,来到没有遮挡的路段,沙杨看清了,就是他们四个,行动不便的孙璋居然也来了。沙杨甭提有多高兴。他马上叫回在外干活的母亲,说是同学来了。他母亲很爱儿子,儿子的同学来了,马上就回来张罗着做点心,做饭。山头人,买东西不便,只能拿出家里有的。鸡蛋拿出来了,鸡蛋数量不够,向二伯家借了;腌猪肉拿出来了;黄豆浸下去了,等会做豆腐;蕃莳粉用水和起来了,打算烙粉皮;蕃莳粉面浸下去了。---

沙杨则蹬着石级迎上去,接他们。他们在名叫“大岩根”的这个地方碰到了,因为这里的路旁竖着一块大石头,石头顶上平整,可坐十多人。

见面时,大家都很激动。沙杨很兴奋地张开双臂,表示热烈欢迎。他还说:“我正感寂寞的时候你们来了,很感谢!很高兴!”并提议先到这大岩顶上坐坐。大家都觉得这主意不错,就爬上了大岩头。这时候,太阳还没有把大岩晒热,而且大岩石的边上有大树用枝叶为大岩石挡住阳光。他们正好坐在上面闲聊。山风吹来,很是惬意。

沙杨愉快地指着孙璋:“是你发起的吧?说说吧,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还是想念兄弟了?”

孙璋马上说:“这次还真不是我提议的。是向葆来到我家,提出的主意。”

全隽慢慢地吐出文绉绉的字句:“一别数天,如隔三秋。我们来看看今日的沙杨是不是需要刮目才能相看。”

沙杨回答:“我不是士,所以无需刮目就能相看。”

尚清附和:“我们现在最多算是个秀才芽,离士还很远。我们只是想聚聚,商讨向士奋斗的大计。独自在家真有点不知所措。我就积极响应了。”

向葆这个人通常不会争先说话,大家都说了,他才很认真地从他的阔嘴巴里挤出了一串话语:“是我首先发起的,独自在家很感彷徨,我就下山了。先到孙璋家,与孙璋说起要看看沙杨的意思,孙璋赞成。我们还议论了,要不要叫女同学来。孙璋觉得人太多只怕有点不便,所以就决定不叫女同学了。一大早,我正打算出发去找全隽和尚清,谁知道全隽也来到孙璋家了,这样我和全隽一起去叫尚清,让孙璋在青龙溪边等。尚清一见到我们,就明白下一步该干什么了,于是我们立即动身,从尚清家出来,到青龙溪与孙璋会合后就来这里了。”

向葆说完,全隽又慢吞吞地接着说:“与前面几天的热闹相比,独自在家真不是滋味。”

“其实我也挺感孤独的,也想聚聚,你们来了很好。其实女同学来也没有不方便的。”沙杨说。

全隽倒是爽快,语速也加快了:“那就去叫几个来吧?”

尚清不以为然:“你去叫?你跟蜗牛差不多快,一去一来,到什么时候才能到?何况女同学都在家等着?不切实际。”

“这次不要叫了,下一次去谁家,再考虑叫吧。”孙璋也表示反对。

向葆问了一句:“全隽,你那么有积极性要叫女同学,你打算叫谁?”

全隽毫不犹豫地说:“你想叫谁我就去叫谁。”

向葆顶了一句:“别说得那么轻巧好听,我知道你再想叫的人是谁。”

说到女同学,全隽就来了精神。别看全隽个子矮矮胖胖的,小眼睛大鼻子,行动迟缓笨拙,老是低着头,人称顺头老虎,要不是说女人的话题,常常是三拳头打不出一个屁,不知道什么缘故他在女同学面前的自信却是十足的,大概是凭着他的优异学习成绩吧。人们常说分心了就学不好,但是全隽老在女同学面前分心,依然学得好好的,或许与女同学交往还能促进学习呢!

全隽很得意地说:“我最近很喜欢傅娟了。她家离我家不远,是隔壁生产大队的,周日下午我们经常相约一起来校,周六下午则一起回家。通过交谈,我发现她很善解人意。她还一个人来我家做客了,只是我家太穷,没能好好招待她。”

沙杨问:“没有做出格的事吧?”沙杨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明白虽然还是初中生,但是十六七岁了,其实什么都知道了。

全隽神采飞扬地说:“这倒没有。我给你说,与女同学交往,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会激发学习。你想,如果不学好,女同学会喜欢么?犹其像我这样,形象不能吸引人的。我就要让我所喜欢的女同学看到我在学习上是好样的。”

“别理论一大堆了,不要太张狂,忘乎所以会出事的。”沙杨继续说。

尚清摇了摇头,有点轻蔑地说:“我看你迟早要出事,你那里的情况我一清二楚。你与一个女同学好得不得了的事传遍了。千万不能闹出别的笑话来。培养感情可以,不能没把门。要是生出别的什么事来,一切愿望都落空了。”

孙璋挥了挥又大又长的手,说:“我看全隽比我还调皮捣蛋,简直是胆大妄为。”

全隽嬉皮笑脸,慢慢吞吞地说:“别忙着整风,谈女同学总是愉悦的,人同此心,还是开诚布公放开谈,显得真诚些。你们谁敢说不喜欢女同学?”

沙杨仰天大笑,双手浴面,然后打趣地说:“原来是为了谈女同学来的,不是讨论向士进军的大计的。好,我赞成这次在这里,干脆天南地北说个够。否则会说我不真诚。不过话要说回来,开学后就不要再纠结于女同学,要专心学习,好不好?”

大家一致回答:“好。”

“全隽的心思我们不知道吗?就是想多说说女同学的话题。”向葆毫无笑脸,一本正经地说。

“那就约定可以谈女同学的话题,必须说明白,不要遮掩,不要隐瞒。显得真诚。”尚清说完,也哈哈大笑了起来,而且也不停地用手浴面。

“我也这个意思,坦白地无保留地说,大家可以相互出主意,虽然现在只是培养感情,但是也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当然喏,我没有资格可谈,因为谁会喜欢一个残疾人?”孙璋也说了心里话。

沙杨紧接着说:“不能说有点缺陷的人就没有获得爱情的资格。我相信一定有女同学喜欢你。你以后看好了,看我的话对不对。”

全隽问孙璋道:“我发现你很喜欢陆婷,怎么样?她不喜欢你?”

孙璋直爽地说:“我真有点喜欢她。但她总以教训者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我想她的心思还真在沙杨身上。”

向葆很随便地接着说道:“我看陆婷的心思根本不会在孙璋身上,而在另一个人身上,只不过这个人未必喜欢她。”

尚清说道:“别这个人那个人了,就直截了当地说沙杨好了,我看沙杨与她只不过是小学同学,没有其他的。喜欢沙杨的女同学多了去了。”

------

太阳渐渐地加高了她的热度,树的枝叶也挡不住了,大石头热了,而且热度越来越高,他们就离开了大石头,来到沙杨家。

沙杨母亲忙着做饭,还请了堂姐帮忙。四位少年与沙杨母亲打过招呼后就上了二楼,坐在南边的那个小房间里,这是沙杨学习的地方,沙杨称其为书房。沙杨本来睡在隔壁的房间的,为了方便,沙杨有时候也睡在了这房间。他们就在这小房间里继续着他们的谈心。

他们聊天的内容还是女同学。这天上午,向葆一反常态,倒是抢先说话了。他有点得意地说:“坦白地说,我发现也有一个女同学对我很好,只是我有点自卑,装作没感觉。”说完微笑了。

“你这个傻瓜,你有什么好自卑的?无非就是家在山头,上大学了,到城市了,不就好了。人家有意思了,你还不敢接受,傻不傻?我说你还要进攻,男人要像狮子。”全隽激昂地说,说话的语速也不再慢吞吞了。

“你这狮子说说,怎么进攻?我很想听听。”尚清带着调侃的语气说。

“约她一起回家看看,不要怕家在山头,她喜欢你了,就不会计较了。英雄不问出处嘛。好多大英雄都是从山沟(大山)里走出来的。”全隽老老实实地静静地说。

向葆沉默了一会,然后说:“不能这样的,一方面,我没有你这胆子;另一方面会把她吓跑的,这么高的山。这么远的路,女同学能经受吗?纯是馊主意。”

“她是谁啊?要是她愿意去,约她去玩,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们大家也可陪着去,就不特别显眼了。去一去也好,她怕了退缩了,也搞个明明白白。”尚清老老实实地说。

“那就这个暑假去吧?去了就知道谁了。”向葆认真地说。

沙杨说:“要是那位女同学愿意去,我们都去,孙璋可以吗?”

孙璋回答:“再说吧。”

“我看这样,谁有要好的女同学也都约去,浩浩荡荡一班人上山,不是很好吗?”全隽说。

尚清马上说:“你说说容易,向葆家怎么住得下那么多人?从实际出发,不一定要去那么多人,有人陪就好了,可以分批去的,你有女同学要好的,可以下一次去。反正我没有。”

“毕业后,轮流到各家走一趟,也很有意思,有要好的女同学就约去,没有就算了,不要拉郎配。”沙杨认真地说。

经过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个暑假,轮流到兄弟家走走。沙杨总是要在最后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约几个女同学一起去,图个开心,但是别当真。女同学的真实心理是猜不透的,现在说的任何话只能代表现在的想法,一切都会变的。”

谈着,谈着,就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

沙杨是独子,父母视他如掌上明珠。儿子的同学来了,是很认真对待的。午餐做得很丰盛,当然都是山里的粗糙货。

中饭后,大家就躺在堂前的竹椅上休息。

下午四点钟光景,太阳渐渐从后山下去了,后山阴了,山风吹来,还是凉爽的,蝉渐渐开始竞相鸣唱。孙璋提议回仙塬镇去,沙杨的父母着意挽留,大家都乐意地留了下来。五位少年出发向后山走去,他们来到一块平整的台地上,那里有一些大的石头,可以用作小凳子。这里是冬天晒红薯干的地方,地势高,早上太阳也照得早,且临风。现在风已经把热气吹得差不多了,他们就在石头上坐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