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暑期的相聚(2 / 2)

坐下来后,孙璋第一个发话:“我不能扫大家的兴。一定要与大家一起去向葆那里看看,慢点走,我想我还是可以的。”

向葆高兴地说:“那当然最好不过了。人多去是没问题的,我家很宽敞,况且还有邻居家都可以住的。我们山头人就这样,谁家来客人了,都会相帮的,邻居也会把客人安排到我家住的。”

“既然这样,我们几个人都去。你们说要约女同学去,是很盲目的,你想约人去,人家是不是愿意去,人家的父母是不是愿意让她去,你们知道吗?”沙杨说。

全隽说:“向葆说的那个女同学是一定要去的。沙杨的后桌也要去的,据我观察有一个女同学很喜欢尚清的。”

尚清接过去说:“我怎么不知道?你老说别人,你自己呢?”

全隽坦然回答:“我坦白说过了,是傅娟啊,不知道她怎么想。我问问。”

“我们自己在这里自说自话,谁与女同学联系?怎么联系?”沙杨问。

“我有一个想法,你们看可以不可以?向葆先去邀请他的那位女同学,然后让那位女同学去找她要好的女同学一起去,我们可以向那位女同学建议几个人。实际上那位女同学也是知道谁对谁有好感的。”全隽好像早有思考似的。

沙杨说:“这也是个办法。”

就这样,这几个少年定下了暑假的活动计划。

沙杨的母亲在催他们回去吃晚饭了,他们就回去了。

晚饭后,他们又回到后山的平整台地上。夏天的夜晚,天湛蓝湛蓝的,无一丝云彩,月亮又圆又大,月边繁星满天。四个少年一齐仰头望天,面对那深邃得不见底的高天,大家都觉得茫然。人就好像是一粒微尘,在天地间毫无自主的力量,随风飘着,不知会落到何方。

尚清似乎很深沉地问:“你们说我们不就是微不足道的灰尘吗?将来会落在哪里?”

沙杨很快回答:“你想落到哪里?我是希望落到上海,现在的努力就为这个目标。”

全隽则说:“我想去BJ。”

向葆的表情显得平平淡淡,他说:“我只要不回到老家这个高山上去就行,即便是仙塬也好。当然最好还是落到大城市去。”

孙璋沉重地说:“我是残疾人,希望不要受忌视。我给自己算算命,只能落在自己家里了。”

沙杨马上说:“孙璋不能没有自信,要相信自己,也去上海吧!”

孙璋说:“上海,我想都不敢想。能到宁都就不错了。”

尚清开玩笑似地说:“我希望风大些又大些,把我们都吹到月亮去,吹到星星上去。”

沙杨反讽尚清:“你的野心不小,那里可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不过你要想好,你去那里会很孤单的。除非你带一个你喜欢的人去,那也要她愿意跟着你去。”

尚清岔开话题,问道:“夜里,天上还有星星还有月亮,神仙大佛可以住,白天这些神仙大佛去哪里了?”

谁也没有回答。

沉默了一会后,沙杨说:“白天神仙住到海里去了。现在神仙出来了,我们不是神仙,应该回去睡觉了。”

鸣蝉已经停止了唱歌,它们也睡了吧?只有蟋蟀好像不睡觉似的,还在拼命地哼着小曲。五位少年似乎有点不情愿地回去睡觉了。

他们五人分睡在楼上的二个房间,睡得也很安稳。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起来了。沙杨要他们再住几天,这四个少年一定要早回仙塬,因为还要及早联络女同学,也要与家里通气。沙杨拗不过,所好他母亲习惯于早早做饭。四位少年吃过早饭就回仙塬了。沙杨似乎有点失落,恋恋不舍地看着他们翻过山岗去。

向葆一到仙塬,就去找方琴,他对方琴说:“沙杨他们打算在暑假期间去我家看看,我希望你也去,你愿不愿去我家看看?”

方琴内心是愿意的,但是她又不愿意一个人去,于是就问:“有女同学一起去吗?”

向葆告诉她:“你如果不想一个人去,也可以再找几个女同学一起去。”

方琴随口问道:“他们有没有说找谁去?”

向葆回答:“他们没有说,我想你不管找谁,他们都会高兴的。”

方琴本来就有到向葆家去看看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现在向葆提出来了,她自然就行动起来了。

找谁一起去呢?方琴首先想到的人是她的好朋友陈兰。在陈兰平时的言谈中,方琴感觉到陈兰对尚清很有好感。而且方琴也观察到尚清在不经意间表露出对陈兰的好感,所以她第一个就去找陈兰。一说即合,陈兰表示愿意去。陈兰的父母表示过反对意见,但陈兰坚持要去,陈兰父母也就随陈兰的意了。陈兰还向方琴建议,动员自己的好朋友赵素芬一起去,她认为赵素芬不会乱说话,比较可靠。方琴当然同意,陈兰就去找赵素芬,赵素芬一听那么多人去,而且这几个人都是年级里的佼佼者,所以也就同意去了。

向葆建议方琴去找裴筠和陆婷,方琴不愿意去找。得知去的人中没有裴筠和陆婷,沙杨感觉到很轻松了。得知去的人中没有傅娟,全隽有点失落。

向葆和全隽在孙璋家议定出发日期后,由全隽通知沙杨和尚清。全隽立即动身去了沙杨家。把出发的日期和出发时间通知沙杨后,全隽回家时路过尚清家,把出发的时间告诉了尚清。

在出发的前一天,向葆、沙杨和全隽就到仙塬镇了,住在孙璋家。向葆是来带路的。方琴家就在镇上,尚清家离仙塬镇不远,当天早上就能早早到达,陈兰和赵素芬住同一地方,在离仙塬镇三里的岭下,到向葆家去的路正好经过岭下,所以都不需要提前一天到仙塬镇来。

那天,一大早,大家就向山高路远的向葆家进发了。

凉风习习,朝霞满天,八个少年男女开心地走着。走了一段平路后,就登着石径上山了。开始的时候,少年们还不感到吃力,听着晨风送来的蝉声,还很有兴味的,相互开着玩笑,说着大话。爬到了半岭,渐渐地气喘起来了。开玩笑的声音也断断续续了,象被什么卡住了一样,不流畅了。大家只得选一个平点的路段坐下来歇歇。

向葆说:“前面的山路还很长,翻过一个岭头就要落岭,然后又要上岭,接着又要落岭,又要上岭,然后走一段横路就到了一个山头盆地,我家就在这山顶盆地里。大家要有思想准备,慢慢走,养养体力。”

陈兰茫然地说:“真是要命。向葆上学很不容易,他也只有读书一条路了,否则一生都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真不可想象。”

尚清马上说:“看来你是怕了。要么你先回去?”

陈兰马上说:“走一次有什么可怕的?又不是要长住。”

方琴则说:“人是活的,可以走的。书读好了,就不用再在这个地方了。你们要看好向葆,我对他有信心。”

全隽翘起大拇指说:“好样的,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才好。”

孙璋虽然是个瘸子,但爬山还真不输其他人。他安安静静地说:“好多干大事的人都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都不怕爬山,你们怕什么?饿了,我带东西来了。水也带了,不过水要省着点喝。”

沙杨鼓动说:“为了走出大山,大家加油!只要大家齐心专心用心,一定能实现目标。”

就这样,一行人爬爬坐坐,翻过了两个山头。终于走到了向葆的家。

太阳已经过顶,人影斜向了东边。他们到的时候,向葆的父母和向葆的兄妹,还有邻居的青年人都出来迎接,说是迎接其实是看热闹,看人。

他们进了房子,第一件事是喝水,山上的水很清甜,很凉,喝下去很舒心。喝过水,坐下来缓一缓气,然后就吃中饭。山头人喜欢喝自家酿的米酒。这天中午,大家都放开了喝,女同学也喝,大家都很开心。山头人家有的是竹躺椅,饭后大家各占一张躺椅休息。酒后的人喜睡,一躺下大家都睡着了,而且睡得很沉,直到晚霞飞起时分,大家才清醒过来。

此时已经是晚饭时分,晚饭是什么也吃不下了,大家都只要稀饭,酒也喝不了。

晚饭后,向葆带他们去村外走走。站在村外的小山坪上远看,连山起伏,郁郁葱葱,晚霞显得绚丽浩渺。蝉声特别粗壮,没有路上听到的“吱吱”声,只有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琅琅”声。

天渐渐暗下来了。晚霞已收,月亮未上,周围黝黑的,他们起身往家走。

回到家,他们又开始了天南地北的胡说八道。

尚清问女同学:“你们觉得向葆家怎么样?”

赵素芬干脆地回答:“走到地方了,还不错,就是路太远山太高。”

沙杨说:“山高有神仙呀。”

陈兰说:“不要做居家的神仙,大仙都要飘洋过海的。”

赵素芬说:“不能飘洋过海的就不是神仙,因为他功力不够。”

方琴很肯定地说:“我相信向葆就是神仙。”

闲聊一会后,有人提议玩纸牌,有人响应,于是就玩起了纸牌。------

第二天早上,大家都起得很早。有人提议到村外看大山,有人反对,说是要早点出发回去,趁早凉。向葆再三挽留,大家都说以后会有机会,于是吃过早饭后,一班人就出发返回仙塬了。

回程好像省力得多,太阳没有过顶就回到仙塬了,大家又都聚在了孙璋家。在孙璋家吃过中饭后,就去了陈兰家,第二天又去了尚清家和全隽家。最后根据全隽的提议又约了梅红一起去了沙杨家。全隽也提议过约傅娟,大家没有附和,也就作罢了。就这样这群少年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地过了一阵子,然后各自回家过起了一个独自学习和劳动的暑假生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