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仙塬五兄弟(1 / 2)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初三第一学期结束了。五位少年拿到了成绩单,不由自主地聚到了孙璋家,先比一比高低,然后各自回家。从这个学期的成绩看,各人都有第一名的学科。这次的总分是沙杨第一,尚清第二,全隽第三,孙璋第四,向葆第五。

孙璋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说:“不需要比,我就知道了,沙杨第一,我会垫底。不过这次委屈向葆了。”

向葆一脸认真地说:“没什么委屈的,是垫底就是垫底。为你们垫底我还是情愿的。”

尚清爽快地说:“不会总是一个人垫底的,上次就是我垫底。”

沙杨打岔说:“我们这个第一第二有意义吗?就是几分之差,每次都变化的,千万别在意了这个名次。”

孙璋接着说:“沙杨第一是不变的。其他都有变,不过我垫底的次数要多些。”

全隽切中要害地说:“关键是升学考试,大家都能考好就好,第几名不要紧的。”

沙杨赞同全隽的意见:“我们五人要包揽年级的前五名,是第一还是第几不要紧。有信心吗?”

大家齐声说:“一定要包揽前五!”

五位少年都伸出双手,五双手叠在了一起,表示聚心一志。然后各自回家了。

秦老师的谈话是起作用的。寒假期间谁也没有提议要聚会。这个

寒假很清冷很平淡。但对于沙杨来说也是很充实de,他可以独自专心地看书学习,也写写作文。尚清、全隽、向葆心里都会想着一个女同学,所以时常冒出不切实际的想法。尚清喜欢陈兰,他几次想着去看看她,他想知道陈兰在寒假期间究竟都做了些什么?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全隽则借口送书经常到隔壁大队的傅娟家去。向葆则直接去过方琴家。虽然没有聚会,但他们各自的个别行动却没有停止。

过了春节,新学期又开学了。开学后他们一直没有聚过。这学期是他们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临近毕业了,他们谁都不想在最后一学期落一个“搞小团体”的名声。他们也远远避开了与女同学的接触,生怕被冠以“早恋”的帽子。他们一门心思放在了学习上,他们要努力实现毕业考试包揽年级前五名的目标,他们志在一齐考上宁都中学。

春天很快就过去了。春天去了哪里?他们谁也没有办法得到回答。只感觉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校园外面的稻田里蛙声渐渐宏壮了,稻苗渐渐长高了,五少年谁都没有心思想别的,尤其是想女同学,他们把心思全都投入到学习上。

离毕业考试越来越近了。学校做出了一个决定,六月初这一周举行毕业考试。毕业考试前一周,学校不统一上复习课,由学生自己安排复习,通学(住在家里)的学生可以不来校。这期间,秦老师碰到沙杨也比以前热情多了,好像压根儿就没有“搞小团体”这回事,也没有“早恋”这回事。有时候还会主动问问你们最近的学习怎样?有一次还主动说:“听说你们没有再聚在一起了,其实为了学习,聚聚也是无所谓的,---。”听了秦老师的话,沙杨感到困惑,也也很烦恼,到底学生可不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互帮互学、男女同学可不可以在同一小组一起学习?虽然沙杨想不明白,但他知道既然秦老师这样说了,可见她不会再追究了,于是沙杨又约了尚清、孙璋、向葆和全隽一起学习。

他们用的还是老办法,每人带着问题来,早晚到溪椤坦,坐在大石头上,濯着清流,浴着溪风,轮流分成两队,一问一答。这样做,实际上是他们相互之间进行了一次查漏补缺。通过一周的互相检查,到毕业考试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会遗漏有什么该掌握的知识点。

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期间,陈兰、梅红、赵素芬分别找过沙杨,希望沙杨对她们的复习提点建议。沙杨特地为每人拟了一张数学测试题,然后让她们交换着做。陆婷和裴筠平常就与沙杨交流的比较多,自己安排学习期间,当然也经常交换着做习题。尚清与陈兰、向葆和方琴,全隽和傅娟自然也都有了联系,而且也都把五人组做过的题目交给她们做。自己安排复习期间,这几个人的复习内容还是很充实的。大家都很有信心地迎接着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在天气酷热的时候进行,毕业考试分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二天,考政史地和理化生,每天考三门。外语学的是俄语,没学多少,没有列入考试科目。第一阶段考完之后,再有三天的复习时间,复习语文、数学二门课。语数两门学科的任教老师都会发几张试卷,给学生练习。沙杨等五人,还自拟试卷相互考试。讲解试题的时候,他们也让方琴、陈兰、梅红、傅娟、赵素芬等女同学来参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目标终于实现了,毕业考试成绩公布出来了,他们确实包揽了前五名。除了赵素芬外,其他几个女同学的成绩也居前列。这就引起了其他女同学的不满和嫉妒,所好就要毕业了,今后各奔东西了,不满也好,嫉妒也好,无非留下几句牢骚而已,打小报告和扣帽子的机会是没有了。

毕业考试后,接下来就是升学考试的复习。升学考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和政治三门,这段时间主要的复习方式是轮流接受这三门学科的考试,考试又考试。沙杨等五人除了学校的考试外,还有他们相互间的考试。这段时间十人组的活动恢复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七月的一天,在仙塬中学举行了升学考试。监考老师是宁都中学派来的,其中一位年轻老师特别显眼,有点脱顶,高高个子,生怕自己太高,鹤立鸡群不自在,所以就没有挺直,稍微有点弓。架一副黑边眼镜,看上去有一种特别的学者气质,一种高高在上的气派。沙杨心想:“高一级学校的老师就有不一样的气派!”

上午考语文,尚清第一个走出考场,他自我感觉作文写得不错,所以二个小时的考试只考一个小时左右就出来了。接着是全隽和向葆走出考场,神情也很得意。大概离考试结束还有三十分钟左右,孙璋和沙杨也先后走出了考场。看来升学考试的语文卷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下午考数学,最先走出考场的当然是沙杨,只考了半个小时左右。然后是孙璋、向葆、尚清和全隽陆续走出考场,他们也都在考试时间未过半就出来了。总之,考数学他们感觉很轻松。这几个女同学也都早早做好了试卷,但都很谨慎,不愿提早交卷。

考试完毕的那天夜里,各班都有一个聚会,也就是毕业的告别会,大家都没有回家。孙璋特地邀请大家第二天去他家在聚一聚,大家都很乐意地答应了。

孙璋单独告诉沙杨:“明天我们搞一个仪式怎么样?”

沙杨不解地问:“什么仪式?”

孙璋得意地问:“你没看过《三国演义》吗?”

沙杨回答:“看过啊。”

孙璋自信地说:“那就好啊,我们就效仿刘关张来一次聚会不是很好吗?”

沙杨犹豫了,没有立即回答。他想起了秦老师说过话:“不要搞结义,这样会被当做小团体看待的。”于是就吞吞吐吐地说:“你觉得这样搞好吗?会不会被说成是搞小团体?”

孙璋毫不犹豫地说:“毕业也毕业了,学校管不着,谁来管我们,在我家搞,没有人会知道的。肯定没事的。你太胆小了。”

听他这么说,沙杨也不再极力反对,只是说:“明天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再定吧?”

孙璋特地给沙杨打预防针:“明天你先不要表示反对意见,要是你一说,他们都会随你的。你不说,让他们自己做主张,说自己的心里话。如果大家都反对也就算了,如果多数人赞成,就搞。我先做搞的准备。怎么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