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2)

张纮还劝孙策别去袁术那儿要孙坚的兵了,建议他迅速去丹阳投靠他的舅舅吴景,利用孙坚的名望招募丹阳兵,争取地方豪绅的支持,去统一江东!

孙策听张纮的劝,他高估了袁术的人品,孙策到了寿春后,请求袁术把他爹的部队还给他,袁术顾左右而言他,说:“我封你舅舅吴景为丹阳太守了,,你可以去你舅舅那儿,让他帮你招兵买马。”

孙策无奈之下,只好去投奔舅舅,但是,他在丹阳募兵很不顺利,差点儿死在山贼手里。最后,孙策募了不到一百人,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寿春。

袁术看到孙策在丹阳待了好几个月,只募了一百人不到,认为孙策太无能,觉得他成不了大气候,便将孙坚的一部分兵力还给了他,但是有一个条件:孙策得听他指挥。

袁术攻打徐州时,让庐江太守陆康捐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派孙策去收拾陆康。孙策当年曾拜访过陆康,陆康没有接见他。陆康时年六十多岁,一生对朝廷忠心耿耿,他对孙坚坑杀朝廷两名高级官员非常不满,不想见孙坚的儿子再正常不过了。孙策认为陆康瞧不起他,吃了个闭门羹的孙策对这事耿耿于怀!

陆康是吴郡名士,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县令。高成县地处偏远,当地治安很乱,每户人家都备有弓弩防身,每次新县令一到任,就征发民力加固城墙。陆康到任后,没有发动百姓修建城墙,而是树立恩信,为百姓干实事,深受当地百姓爱戴,连当地的盗贼都被他折服。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升任陆康为武陵太守,后来又转任桂阳、乐安两地,所到之处都得到百姓交口称赞。

汉灵帝为了要铸造铜人,大幅加征税收,百姓贫苦。陆康上表劝谏,被宦官误谗为诽谤献帝的大不敬,幸而时任御史、后来任兖州刺史的刘岱仔细研究了表文后,上奏替陆康解释,灵帝才喜怒,只对陆康做了轻微处罚,将他罢官。之后,朝廷又重新征召了陆康,让他担任议郎一职。

此时,庐江郡出现盗贼黄穰等人联合江夏等地盗贼造反,攻陷了四个县。朝廷任命陆康为庐江太守去平叛,陆康就任后,赏罚分明,击溃了盗贼头目黄穰等人,其它残余纷纷归降。汉灵帝表彰了陆康的功绩,封陆康之孙陆尚为郎中。汉献帝继位后,天下大乱,陆康冒险派遣孝廉进贡朝廷,被加封忠义将军,已是九卿级别。

袁术的割据势力屯重兵在九江郡的寿春,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闭门不与之来往,袁术因为军队缺粮,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粮食,陆康当然不会答应,而且整修战备准备迎敌。袁术大怒,于是,派遣孙策攻打陆康,承诺孙策若打下庐江,庐江太守就是他了。

孙策对陆康一直怀恨在心,他要让瞧不起他的陆康看看他的厉害,于是派兵将庐江城层层包围。

陆康率军固守,孙策攻了几次,都无功而返。陆康手下的士兵有的休假外出了,听说孙策在攻打庐江城,乘夜返回庐江,爬城墙进城帮助守卫。年近七十的陆康德高望重,深受百姓爱戴,很多仰慕他的平民百姓、盗匪义士、绿林好汉都跑来帮他守城!

陆康坚守庐江城二年,城池才告陷落。城破之后不到两个月,陆康就病逝了,时年70岁,陆康宗族百余人,死伤近半。朝廷为表彰陆康守城的气节,拜其子陆俊为郎中。

孙策花了近两年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攻下了庐江城,到了袁术兑现承诺的时候了,不料,袁术言而无信,让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太傻太天真的孙策跟陆康前前后后打了两年,损兵折将,到头来什么好处都没捞到,被老狐狸袁术给忽悠了,吃了个哑巴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