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开燕京去?48(2 / 2)

方家,方建国是工人,又是楷模;张桂花是地道的农村妇女,年轻时候选劳动先进人员上过燕京,又在昌北生产队勤勤恳恳工作。

这一家人那叫一整个正气凛然,办公室工作的同志看了表格,几乎没多一秒犹豫,直接盖了公章。

出了办公室,张桂花才彻底放了心,捂着胸口痛痛快快出了口气:“我本以为,咱家开个体饭馆这事儿会影响你呢。”

“这咋可能呢,咱们饭馆都是按流程报批的,妈,您是不是老觉得咱开个体饭馆低人一等啊?”

老一辈有点老观念转不过弯儿来实在正常,不过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方兆中索性试探性问了问:

“妈,您想不想把饭馆开燕京去?”

照理来说,张桂花岁数渐大了,能享清福肯定享清福最好,但她自个儿闲不下来,要真让她无所事事在家喝茶看戏好一阵子,反而得憋出病来。

“嘿哟!这我可不敢想。”

“这有啥不敢想的?咱就假设,下个月让您把饭馆开燕京去,您去不去?”

张桂花本来就是个要强的人,那会儿集体劳动,她非得在妇女劳动队伍里争个第一,而今岁数大了,也在那群老姐妹里拔尖儿要强。

方兆中说这话,她倒不是真没想过。

当年进燕京的时候,张桂花就感慨,要是以后能住进燕京,那得多光荣啊!

“咱忙不过来吧?这年头又不准雇工,真到了燕京,就我和你舅舅俩人,光洁得呆在县里,四只手忙十四个人的活儿,这哪兼顾的了!”

“咱就是假设假设,今年不行,指不定明年就行了呢?您瞧,去年年底开了会,今年不就能办个体饭馆了?指不定明年就允准了呢!”

允许雇佣还真在明年,1980年8月,燕京开的一个会议上特别强调了个体,打开了个体户发展的不少限制。

张桂花被说的有点儿心动,口中合计道:“要是明年真有了政策,咱家现在的收入,够呛在燕京搞一间门面儿吧?”

“我给您出,钱这边您就放宽心吧!”

张桂花之前就听说了方兆中在燕京搞了不少大事,那天这小子跑得快,也没来得及细问。

饶是如此,她仍有些不信。写书高尚是高尚,但就几张稿纸,那能赚得了多少钱?

“你小子别是嘴上这么说,私下又找人给贷银行的贷款吧?”

方兆中一乐,卖了个关子:“您猜猜,我一本剧本能赚多少钱?”

“20?”

方兆中摇了摇头。

“50?”

“您往大胆了猜!”

“那……200?”

“少了。”

张桂花这时睁大了眼睛:“难不成……500?”

“这个数,200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