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两岁之劫 (下)(1 / 2)

母亲深夜去寻海叔叔,只是想让海叔叔明天上班以后,给我爷爷家去一个电话,让我爸爸通知我的外公外婆来帮忙带我。

海叔叔没有露面,他的太太接待了母亲和我。

在逗弄我一阵之后,海太太大包大揽下了这件事情。

对于海叔叔一家来说,电话反正是公家的,不打白不打。

而在那个年代,安装一部固定电话其实非常困难。

且不说被老百姓称为“拉线钱”的初装费,就要普通工人三五年的工资。

就算是你肯拿这么多钱,也要有个像样的理由才行。

你要说我是钱多了烧得慌,装着玩,那电话局肯定不搭理你。

我家与大多数人家不同,我家有“正当”的理由,就是我爷爷家有电话,为了方便联系,我们也需要安装电话。

我家就是纯纯的穷,所以装不了这玩意。

我父亲接到自己厂里打来的电话时,正在我奶奶家打麻将。

这是我奶奶从她的娘家带来的“贵族习气”,并成功将这项娱乐活动推广向全家。

听清了海叔叔转达的口信,父亲知道母亲真的犯了难,也顾不上继续怄气,在通知了外公外婆之后,便向爷爷奶奶辞行。

其实,母亲完全可以让海叔叔将电话打回老家的矿上。

她要海叔叔打去爷爷家,就是为了让平时沉默寡言的父亲也犯犯难。

很明显,这个计谋效果很好。

父亲在支支吾吾地向外公外婆解释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第一时间便赶回了家里。

外公外婆没有耽搁,收拾了一下,便差外婆连夜赶来海津市。

因为,外公还要留下帮忙照顾我的表哥。

大矿经营不善,俱乐部这样的娱乐部门已然裁撤。

二姨和二姨夫决定出外务工,只好把孩子留在外婆家。

那时的表兄已经过了一周岁生日,开始晃晃悠悠地走路,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需求,便交由外公照顾。

外婆则星夜兼程赶来,照顾我这个还不太能动的小家伙。

那年的列车还没有提速,外婆如果坐火车,需要十余个小时才能到我家。

因为时间差的问题,在投入外婆怀抱之前,我被父亲带去了厂里,在工具箱里度过了一整天。

不满周岁的孩子其实挺好带,唯一让父亲为难的地方,或许就是我吃奶的次数有些频繁。

外婆的到来,暂时缓解了我那对新手爸妈的育儿压力。

要强的母亲却并不敢留下外婆太多时间,仍旧向饭店提出了干完这个月就离职的请求。

本来就是临时用工,饭店也表示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建设工人新村的工人,许多是劳动改造中的犯人,他们没有钱,更没有机会去饭店吃饭。

母亲不愿多留外婆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虽然不禁止买卖,却还在使用粮票。

外婆的粮食关系在老家,每月领取的各种票证在海津市都不能用。

家里多了外婆这个人,就要多一张嘴吃饭。

外婆也是个细心的人,为了表示自己不白吃饭,特意从老家附近的堡子上,弄来了许多粗粮。

这些粗粮是堡子上的人自家种的玉米,当玉米产量高,有了结余,他们就会磨成棒子面,当做备用口粮。

人若是吃不完,拿去喂养鸡鸭猪狗,也好过平白丢掉。

当然,有些人家里不养家畜,这些棒子面便就落到了外婆手里。

时间又过了半个月,有一天母亲回家早,正好看到外婆在挤弄我的乳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