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帝时期79(2 / 2)

1874年,日本以“保民义举”为名,派遣军队入侵台湾。面对日本的侵略,清政府虽进行了一定的抵抗,但最终在英、美、法等国的压力下,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北京条约》,承认日本对台湾的侵略是“保民义举”,并放弃了对琉球的宗主权。这一条约的签订,无疑是对清廷权威的一次沉重打击。

而在同一年,俄国在新疆问题上的贪婪也日益显露。俄国通过《里瓦几亚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大肆掠夺中国领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在外交上既要对付日本的侵略,又要面对俄国的扩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外交智慧和国家尊严受到了严峻考验。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清政府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抵抗和交涉,但由于国力衰弱、内部腐败等原因,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琉球事件的发生和《中日北京条约》的签订,更是让清政府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

西、中法战争与海防建设

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这是因法国为获取在越南的殖民利益,进而挑战中国在越南的宗主国地位而引发的战争。战争的第一阶段主要在越南北部进行,而后逐渐扩大至中国东南沿海。

面对法国的海上威胁,光绪帝意识到海防建设的重要性,下诏李鸿章加强北洋海防。李鸿章作为北洋大臣,开始着手筹划北洋海军的建设,以应对法国的海上力量。

在战争初期,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在纸桥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也一度振奋了民族精神。然而,这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整体形势。

尽管清军在某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战争的最终结局却反映出晚清在外交和军事上的被动与无奈。法国的海上力量强大,而清政府的海军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有效应对法国的海上威胁。此外,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外交策略也备受争议,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五、慈安逝世与政治变动

光绪八年至十一年期间,清朝宫廷内外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慈安太后的突然逝世,这一变故对晚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慈安太后,即孝贞显皇后,作为咸丰帝的皇后,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两人虽有合作,但权力平衡微妙。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暴崩于钟粹宫,死因至今仍有争议,官方记载称其因病去世,而民间流传的说法则指向慈禧可能涉及其中,尽管缺乏确凿证据,但慈安之死无疑为慈禧独揽大权扫清了障碍。

慈安的去世使得慈禧的权力地位显著增强,她利用这一时机,于光绪十年(1884年)罢免了恭亲王奕訢的军机大臣职务。奕訢作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重臣,曾是推动洋务运动的关键人物,他的出局被称作“甲申易枢”,标志着慈禧全面掌控了朝政,清廷的权力结构从此更加向个人集权倾斜,慈禧的权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时期,外部压力同样巨大。中法战争(1883-1885年)爆发,法国侵略越南并威胁到中国的西南边疆,清军在刘永福等将领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抵抗,尤其是纸桥大捷等战役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精神。然而,战争的残酷与艰难也暴露了清政府在军事、外交上的诸多不足。战争最终以《中法新约》的签订而告终,虽然勉强保住了对越南的宗主权,但被迫开放更多通商口岸,加深了国家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在这一背景下,清政府也做出了一些积极的调整。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刘铭传担任首任台湾巡抚,这一举措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有助于抵御外来侵略,体现了清政府在边疆治理上的进步。同时,为了应对海上威胁,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廷开始重视海军建设,尽管这一改革起步较晚,且受限于财政、技术等多重因素,但其象征意义和长远影响不容忽视。

结语

光绪十二年(1886年),载湉虽年仅十六岁,却己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判断力,这无疑是对他在严格教育下成长的最好证明。然而,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其后的岁月里,始终无法摆脱慈禧太后的阴影,他的种种改革意图与现代化努力,如戊戌变法,最终因保守势力的反扑而归于失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曲悲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