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开杀戒344(2 / 2)

拓跋绍并不想大开杀戒,只是想通过此举遏制流言传播,而且确实也收到了理想效果。几十条非命换来平静,他们很无辜,因为流言并非出自他们,但他们也不无辜,密探确实发现他们在喊口号。

平静只是暂时的,惊恐过后,全城百姓便明了一切,口号再次响起,且日夜不衰,像是对清河王宣战。

见如此情境,拓跋绍来了火气,也失去了理智,他打破了原来的筹划,祭起终极武器—杀戮。了解拓跋绍的人都知道,他若动了肝火,只有血光四溅方可消火。

拓跋绍有他的恼火,董谧也有自己的谋划,拓跋绍想终止流言,而董谧则不限于此,他想清除佛教,拓跋绍的肝火就是他的契机。见拓跋绍雷霆大怒,董谧一边煽风点火,一边出谋划策,剑指佛家寺庙。

抓人、杀人,几番下来,流言始终未见消失。流民们蜷缩在庙中,惶惶不可终日。

刚刚接受了罗什佛法的洗礼,僧人意识到,对如此暴行置若罔闻,非佛祖所愿,更为佛法所难容。他们关闭寺门,阻止差役进寺抓人,流民暂时安全了。

不达目的,董谧怎能罢休?在拓跋绍的授意下,他接过了指挥权,针对僧人的抓捕行动开始了。差役破门而入,僧人上前阻拦,不免发生肢体冲突,董谧借此抓了数百僧人。

董谧没杀僧人,而是把他们投入大牢,他要借助朝廷的屠刀,如此便可名正言顺让寺庙关门大吉。

早朝如常,原本和谐的氛围却带着硝烟的味道。清河王一派,董谧详报了自己的战功,又细数寺庙的罪责,归结起来就四个字—包藏祸心。

齐王一派,拓跋嗣亲自上阵,列举董谧近几日犯下的累累罪行。董谧诧异,为何齐王了解得如此详细,就像自己也参与其中。齐王之所以对此了如指掌,是因为京兆尹为其通风报信。

京兆郡管理京畿要地,郡尹历来被到皇帝所器重,人员选任自然也考究。现任郡尹韩举是燕国旧臣,也是汉臣,曾经掌管燕国都城中山。

说起来,这韩举也算是流民的同乡,心中不免对他们有几分怜惜之情。见董谧如此施暴,数以百计的无辜流民惨遭屠戮,韩举于心不忍,便偷偷到齐王府告状。他此举确是为了流民,但也存有私心,其目的再简单不过,为了保全自己。

大魏朝堂风云诡谲,最大的纷争莫过于两个皇子的缠斗,身处其中,官员们皆讳莫如深。朝臣们不愿搅进争储之中,但往往都参与其中,不论主动还是被动,朋党阵营已日渐清晰。

汉臣们深谙明哲保身之道,都绞尽脑汁跳出圈外,生怕一朝覆灭尸首无存。韩举便是其中的高人,他已然逃出生天,笑看两派争夺。

拓跋绍坐镇京兆郡衙门时,韩举知道自己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必然会被划到清河王一党。随着事态的发展,空气中的血腥味渐浓,抓捕俨然已变成有预谋的屠杀。韩举坐立不安,这一切恶名都要由他这个郡尹来承担。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脚踏两只船,暗地里向齐王投诚。

有内部人士通风报信,拓跋嗣自然对董谧的恶行了如指掌,身为钦差大臣,他怎能置之不理?一番唇枪舌战后,董谧竟然把话题引到宗教和信仰层面,其实就是道教与佛教孰优孰劣。

谈论国政大事,拓跋嗣还能与董谧争论一番,而谈及宗教,他却一窍不通。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休战。该如何处置大牢里的僧人,朝堂也没个定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