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平衡才是精髓1347(2 / 2)

“勿要胡言!”黄棘一副不耐烦,“祖师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为何物,连祖师都难以明言,你却在此煞有介事,振振有词,好像你已悟得透了。”

“且问道友,不明言能否代表没有悟得?你祖师不也曾经说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他老人家不是不明,或许只是不想说罢了。”

“你这厮,如此放肆。”黄棘蹦了起来,“竟敢揣度祖师。他如此高深莫测,他的所思所想是你这凡人能探知的?”

“道友勿要暴躁。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这也是祖师的教诲,莫非你忘记了?”

“你—我—”黄棘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剩下了干瞪眼的本事。

董谧看到了黄棘的窘迫,忙接过话来,“莫要顾左右而言他。你我今日要当着陛下和满朝文武的面,辩论道教和佛教孰优孰劣,你不要再做人身攻击。你讲不出个所以然,做这种困兽之斗毫无意义。”

“董大人此言差矣!此二者本源于这片土地,皆继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虽表意不尽相同,但绝无优劣之分。”

“佛教本源于天竺,它怎可能继承我中华文化的精髓?你不要再言辞凿凿,我中华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曰:‘平衡。’”

董谧一听,噗嗤一笑,“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我道家的哲理也是高深莫测,怎能是只言片语所能囊括的?而你,竟用了两个字,这是在贬低我中华文化啊!”

众臣也是一片哗然,相互交头接耳,朝堂顿时热闹起来。喧嚣停息,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黄金面具,等着他发言。

“所谓大道至简,”黄金面具终于开口了,“至理真言本来就该一语道破天机,何须繁文缛节。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千百年来,中华大地圣人频出,各成一派,遂有诸子百家。他们立学讲道、著书立说,其理论言说也日渐让人捉摸不透。百家也好,千言也罢,追根溯源,他们都是这中华文化的一支,虽表述各有差异,其精髓却一脉相承。而这精髓浓缩成两个字,那便是‘平衡’。”

“信口雌黄!”董谧跳了起来,“祖师的言说中何来平衡?”

“祖师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道’便是一,是这环宇万事万物的初始;这‘二’即是阴阳,‘道’生出阴阳。这个‘三’为何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中的‘冲气’,是为调和阴阳,这不正是平衡吗?所以,这个‘三’便是阴、阳与平衡。

有此三者,阴阳和合而生,才有天下万物,才有这芸芸众生。祖师又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此中的‘得一’便是平衡。

若没有平衡,天将崩裂,地将喷发,神将不灵,谷将枯竭,万物将覆灭,侯王将困蹶。祖师又有言‘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董大人,他老人家为何如是说呢?”

“祖师的深意怎是你我能揣度的?”

“他讲得很清楚,无需你去揣度。长育与亭毒为的是求平衡,养与覆也是为求平衡。此意简单明了,何须你劳神猜测。上天生万物,让它们在竞合中有序生长,才有这繁盛的世界。对于万物,上天只看着它们,任由它们自行竞合,而不做任何干涉。这即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平衡并非只在万物间,为人处事也需平衡。祖师有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成’与‘缺’、‘盈’与‘冲’便是平衡。祖师所言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其中的雌雄、黑白、荣辱无非是告知众人,在为人处世中都要持有平衡观念,如此才是袭明,如此才可天下往,往而无害,这人世间才有安平太。

不仅如此,‘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些都是天地间的万物平衡之理;‘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这些都是祖师在教化世人,让他们在为人处世中践行平衡之理。一本《道德经》,通篇的精髓就在这‘平衡’二字中。”

返回